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百事娱乐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爱膜拜的“云玩家”

发布时间:2023-11-26 15:37人气:154

  2018年世界杯和E3大展给诸位带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夏天,游戏和足球的盛宴满足了球迷和游戏迷的胃口,然而“云玩家”和“云球迷”这样的群里着实让真正热爱足球和游戏的朋友们十分反感,明明自己平时对球赛和游戏兴趣平平,但非要在这个当口站出来摆弄一番自己的“知识量”,然后各种尬聊,然而处于种种因素,除了无奈你又无法去正面抨击……实际上每到一个大的“节奏点”时,总是有各种“云参与者”出现,除了之前提到的以外,还有每年的TI,S系列赛,苹果/谷歌发布会,奥斯卡,格莱美……其实“云参与者”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只不过现在便捷的微博/朋友圈给了他们舞台让他们自己浮出水面。观察仔细的朋友们一定会发现,“云参与者”和那种享受活动、享受比赛的“单纯路人参与者”的区别就是,他们一上来就喜欢站队,喜欢找个点进行膜拜,“我是任天堂的粉”“我是科比粉”“我是西班牙的球迷”“我最喜欢EDG战队”“我喜欢看C9艺术家的表演”“我是碧昂丝的歌迷”,而享受其中的路人一般就是“刚才这首歌不错啊”“刚才这人挺帅的”“这手土猫拿的什么意思?”讨论的是活动本身。

  1909年,一位叫John Dingle的英国记者来到中国旅行,他记录了20世纪初的中国风貌,其中讲到他在大理看到妇人们向送子观音求子的场景。那座观音像位于莲花池中,“一个又一个想生儿子的妇女前来通过扔钱恳求她,离开时满怀能生儿子的信心。等这些忧心忡忡的妇女都离开了,僧侣们就脱下鞋子、卷起裤子、蹚进水里,把钱捡起来据为己有——有时足足有三万钱。”

  虽然人们相信阅读、实践的力量,但近年来经典和期刊阅读率的下降,还不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什么都懂一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甚至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关注着各类新闻,并且在2-3个手游里面是“大佬”级别,并且在某些电竞游戏方面有准职业选手的素养,并且还时常评论一些热门的单机游戏,“站队”这一方式成了他们最为热衷的手段。今天的年轻人不会在佛像面前三跪九拜,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膜拜对象的历史或者背景,但任何年龄和出身的人却都能够通过自媒体廉价的二手信息去选择一个公司/队伍/选手/产品进行“站队”。可以说,它的流行,更多地来自于游戏刺激和文化传播,而非宗教信仰。

  想一想,你甚至不需要花一分钱,只需花几分钟快速浏览一段百科或者小视频,就可以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开始“套近乎”或者“舌战群儒”的游戏,这个花费甚至比打气枪,套圈圈便宜。游戏的规则是固定且简单的——选一边进行支持,如果你“赌”对了(比如在游戏论坛你说你是一名《彩虹六号》发烧友而不是《穿越火线》粉丝),那么你就能融入一个“高格调”的群体,并且在“鄙视链”中占据上游,获得优越感。它就像各种带有竞技性质的游戏一样,刺激着人们的参与。

  这种游戏有可能比宗教文化历史更为悠久。荷兰文化史学家胡伊青加就认为,文化产生于游戏之中,而竞赛更是游戏的一种最常见方式。

  在古代,人们通过掷石头,射箭的游戏来模拟狩猎行为。根据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的说法,古代人解释世界最常用的一个规律就是“相似律”,也就是说,在古人的思维中,如果某两件事情很像,它们的功能也会是一样的。所以人们会通过击鼓来模拟雷声,从而祈雨。而“我也和你们一样,有相同的爱好”“我也很关注最近的热点”以及“我也是高格调领域的爱好者”等等站队行为在网上流行,最明显的结果是不管一个人现实中是如何的现状,只要“站队”赌对了,那么就能够快速建立自己的优越感,比如这次世界杯确实纸面实力强劲的德国队就莫名收获了一大堆“球迷”,因为这样“赌对”的概率更高,所以就算是伪球迷,也不会去声称“我喜欢的是澳大利亚”。然而垄断领域就很少有“蝗虫粉”去找对象膜拜的,因为状况实在是太清晰,比如“你支持AMD还是英特尔”“你喜欢可口可乐还是百事?”这样的问题就算选了个对象进行膜拜,带来的成就感也十分廉价。所以即便是美如赫本,也要背对着许愿池投进硬币,愿望才能灵验。

  随着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人口的二次增长,冒充一个领域的“热爱者”或者“专家”的难度也越来越“亲民”,线上的各类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游戏”的特征,并且各位用的是自己的虚拟账号进行参与,就算不幸露出了马脚,下个ID见就完事了。而现实中的各种社交活动和沙龙活动,门槛就高了不止一点(虽然现在各种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活动又让臭鱼烂戏们有了可乘之机)。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化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仪式观”的理论。他认为,仪式真正分享的并不是真理或者信息,而是共同的行为和信仰。当民众们连上互联网,打开各类社交媒体,发现所有平台上都充斥着装X,秀优越,以及站队、捧1踩1,膜拜偶像时,这种共同的习惯也就更加深入人心、广为传播。

  “入圈先站队”并不是咱们国内的特有习俗,只不过在中国,这种现象已经到了十分泛滥的地步。放生池、何首乌、佛像、古木、十三陵的棺材甚至一些没演技的“小鲜肉”都有人膜拜,之前甚至有明星发了张付费观看的照片一晚上就收入几十万元。

  但是,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膜拜某一偶像的事情世界各地都存在。在伊朗库姆,这个被认为是什叶派伊斯兰圣城的地方,有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大清真寺和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墓。每逢穆斯林节日和祈祷日,大清真寺外人山人海,祈祷大厅里就会跪满男女老少,人们争相用嘴去吻、用手去摸墓罩。印度电影《我滴个神》有一个场景,阿米尔汗饰演的外星人无法理解印度人的信仰,他发现,随便在学校的花坛里放上一块石头,在上面涂点红颜料,再在石头钱放几枚钱,就会不断有人来祭拜这块石头,并在石头前放上钱。

  有不少人认为,喜欢膜拜是从古代祭祀活动延伸下来的习俗,因为古代要通过膜拜来取悦神灵。但这种说法显然并不能逻辑自洽。当古人将祭祀和膜拜看做是一种交易行为时,他们会用频繁的、奢侈的祭祀来祈福消灾。比如殷商时代人们还屈服于神的威力,所以祭祀排场大、祭祀频繁。但到了周朝,当人们为神赋予了道德性的时候,个人的道德品行和祭祀时的诚意才是神是否庇护的重要因素。《金枝》里面记载,苏轼任地方长官时曾经代民祈雨,但雨并没有下下来,于是苏轼还公开道歉。因为祈雨不成会被认为是心不够诚、做的不够好。

  网上的半吊子们,既不够奢侈大方,也不够庄严肃穆,它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廉价的寻求优越感的行为,远远谈不上真正的崇拜,更别说想要用这样的心态去“得到”些什么。而现在,你是否是一个领域的爱好者,越来越看中“氪金”的数量,对于领域深度的挖掘和研究,实际的知识量和技术水平却强调的越来越少。仿佛“我只要在这个领域氪金了,我就是这个领域的大佬”(比如买了勇士队球衣你就是NBA老球迷;电脑配得贵你就是游戏发烧友)。

  有趣、好玩、有美好的寓意也并不能保证一项活动历久弥新,不信你看看端午、重阳这类传统节日在中国遭遇的困境就能知道,有趣的活动也需要适宜的生存土壤。而恰好,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在推动着偶像膜拜活动的进行。

  从古到今,我国一直对于“偶像”和“站队”特别推崇,先是“尧舜禹”三代“贤明领袖”,家长对于“大禹治水”故事的讲述也基本上无意中会把功劳几乎全部归于大禹一人,对于百姓们的同心协力基本不会提起;国产游戏中,“职业”常常以“门派”的形式出现,“门派”之间一般都有冲突,玩家在加入游戏之后就自动进行了站队,但是国外的游戏例如《魔力宝贝》《激战2》《质量效应》中,职业就是职业,只是一种游戏性的体现,玩家们基本可以不加入任何组织就可以快乐游戏。

  名人和偶像的故事在某个领域内,往往要比基础知识来得有趣得多,这也是各个领域容易出现“膜拜偶像”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业“偶像变现”“粉丝经济”的这一套东西现在逐步被套用到了其他非常多的领域,“找名师”“跑会见大咖”“为了‘情怀’买某一产品”都是这类行为。商家、媒体、甚至地方政府都能够利用对偶像的膜拜分到一杯羹,随着资本和权力的介入,人们的“膜拜”被权力和金钱所导向,人工强行塑造出来的“偶像”也越来越多,“偶像”也从一种精神崇拜转变为了一种经济手段。

  人越多香客也就越多,佛寺只要大门敞开,香火灯油的钱就会络绎不绝地送进来。如果说多年前“偶像”是一个崇高伟大的形象,是激励一个人奋斗的模范(不一定是人,比如“我想做出《猴岛小英雄》那样的作品”),那么,当人均有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偶像”作为无聊时候消遣对象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

  在一部部播放次数上十亿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在NBA总决赛和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潮中,在E3大展和不断上市的一个又一个新游戏中,人们心甘情愿地参与到给自己找偶像,站队,然后撕B的狂欢里,拉动内需,创造价值,而且无害。

  不凑巧的是,有人真的认为自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发烧友,然后“云玩家”花不少冤枉钱“更新”了自己电脑配置。这就像单身狗被忽悠了买了999朵玫瑰之后,就以为自己真的能找到女朋友。

  2018年世界杯和E3大展给诸位带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夏天,游戏和足球的盛宴满足了球迷和游戏迷的胃口,然而“云玩家”和“云球迷”这样的群里着实让真正热爱足球和游戏的朋友们十分反感,明明自己平时对球赛和游戏兴趣平平,但非要在这个当口站出来摆弄一番自己的“知识量”,然后各种尬聊,然而处于种种因素,除了无奈你又无法去正面抨击……实际上每到一个大的“节奏点”时,总是有各种“云参与者”出现,除了之前提到的以外,还有每年的TI,S系列赛,苹果/谷歌发布会,奥斯卡,格莱美……其实“云参与者”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只不过现在便捷的微博/朋友圈给了他们舞台让他们自己浮出水面。观察仔细的朋友们一定会发现,“云参与者”和那种享受活动、享受比赛的“单纯路人参与者”的区别就是,他们一上来就喜欢站队,喜欢找个点进行膜拜,“我是任天堂的粉”“我是科比粉”“我是西班牙的球迷”“我最喜欢EDG战队”“我喜欢看C9艺术家的表演”“我是碧昂丝的歌迷”,而享受其中的路人一般就是“刚才这首歌不错啊”“刚才这人挺帅的”“这手土猫拿的什么意思?”讨论的是活动本身。

  1909年,一位叫John Dingle的英国记者来到中国旅行,他记录了20世纪初的中国风貌,其中讲到他在大理看到妇人们向送子观音求子的场景。那座观音像位于莲花池中,“一个又一个想生儿子的妇女前来通过扔钱恳求她,离开时满怀能生儿子的信心。等这些忧心忡忡的妇女都离开了,僧侣们就脱下鞋子、卷起裤子、蹚进水里,把钱捡起来据为己有——有时足足有三万钱。”

  虽然人们相信阅读、实践的力量,但近年来经典和期刊阅读率的下降,还不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什么都懂一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甚至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关注着各类新闻,并且在2-3个手游里面是“大佬”级别,并且在某些电竞游戏方面有准职业选手的素养,并且还时常评论一些热门的单机游戏,“站队”这一方式成了他们最为热衷的手段。今天的年轻人不会在佛像面前三跪九拜,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膜拜对象的历史或者背景,但任何年龄和出身的人却都能够通过自媒体廉价的二手信息去选择一个公司/队伍/选手/产品进行“站队”。可以说,它的流行,更多地来自于游戏刺激和文化传播,而非宗教信仰。

  想一想,你甚至不需要花一分钱,只需花几分钟快速浏览一段百科或者小视频,就可以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开始“套近乎”或者“舌战群儒”的游戏,这个花费甚至比打气枪,套圈圈便宜。游戏的规则是固定且简单的——选一边进行支持,如果你“赌”对了(比如在游戏论坛你说你是一名《彩虹六号》发烧友而不是《穿越火线》粉丝),那么你就能融入一个“高格调”的群体,并且在“鄙视链”中占据上游,获得优越感。它就像各种带有竞技性质的游戏一样,刺激着人们的参与。

  这种游戏有可能比宗教文化历史更为悠久。荷兰文化史学家胡伊青加就认为,文化产生于游戏之中,而竞赛更是游戏的一种最常见方式。

  在古代,人们通过掷石头,射箭的游戏来模拟狩猎行为。根据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的说法,古代人解释世界最常用的一个规律就是“相似律”,也就是说,在古人的思维中,如果某两件事情很像,它们的功能也会是一样的。所以人们会通过击鼓来模拟雷声,从而祈雨。而“我也和你们一样,有相同的爱好”“我也很关注最近的热点”以及“我也是高格调领域的爱好者”等等站队行为在网上流行,最明显的结果是不管一个人现实中是如何的现状,只要“站队”赌对了,那么就能够快速建立自己的优越感,比如这次世界杯确实纸面实力强劲的德国队就莫名收获了一大堆“球迷”,因为这样“赌对”的概率更高,所以就算是伪球迷,也不会去声称“我喜欢的是澳大利亚”。然而垄断领域就很少有“蝗虫粉”去找对象膜拜的,因为状况实在是太清晰,比如“你支持AMD还是英特尔”“你喜欢可口可乐还是百事?”这样的问题就算选了个对象进行膜拜,带来的成就感也十分廉价。所以即便是美如赫本,也要背对着许愿池投进硬币,愿望才能灵验。

  随着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人口的二次增长,冒充一个领域的“热爱者”或者“专家”的难度也越来越“亲民”,线上的各类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游戏”的特征,并且各位用的是自己的虚拟账号进行参与,就算不幸露出了马脚,下个ID见就完事了。而现实中的各种社交活动和沙龙活动,门槛就高了不止一点(虽然现在各种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活动又让臭鱼烂戏们有了可乘之机)。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化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仪式观”的理论。他认为,仪式真正分享的并不是真理或者信息,而是共同的行为和信仰。当民众们连上互联网,打开各类社交媒体,发现所有平台上都充斥着装X,秀优越,以及站队、捧1踩1,膜拜偶像时,这种共同的习惯也就更加深入人心、广为传播。

  “入圈先站队”并不是咱们国内的特有习俗,只不过在中国,这种现象已经到了十分泛滥的地步。放生池、何首乌、佛像、古木、十三陵的棺材甚至一些没演技的“小鲜肉”都有人膜拜,之前甚至有明星发了张付费观看的照片一晚上就收入几十万元。

  但是,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膜拜某一偶像的事情世界各地都存在。在伊朗库姆,这个被认为是什叶派伊斯兰圣城的地方,有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大清真寺和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墓。每逢穆斯林节日和祈祷日,大清真寺外人山人海,祈祷大厅里就会跪满男女老少,人们争相用嘴去吻、用手去摸墓罩。印度电影《我滴个神》有一个场景,阿米尔汗饰演的外星人无法理解印度人的信仰,他发现,随便在学校的花坛里放上一块石头,在上面涂点红颜料,再在石头钱放几枚钱,就会不断有人来祭拜这块石头,并在石头前放上钱。

  有不少人认为,喜欢膜拜是从古代祭祀活动延伸下来的习俗,因为古代要通过膜拜来取悦神灵。但这种说法显然并不能逻辑自洽。当古人将祭祀和膜拜看做是一种交易行为时,他们会用频繁的、奢侈的祭祀来祈福消灾。比如殷商时代人们还屈服于神的威力,所以祭祀排场大、祭祀频繁。但到了周朝,当人们为神赋予了道德性的时候,个人的道德品行和祭祀时的诚意才是神是否庇护的重要因素。《金枝》里面记载,苏轼任地方长官时曾经代民祈雨,但雨并没有下下来,于是苏轼还公开道歉。因为祈雨不成会被认为是心不够诚、做的不够好。

  网上的半吊子们,既不够奢侈大方,也不够庄严肃穆,它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廉价的寻求优越感的行为,远远谈不上真正的崇拜,更别说想要用这样的心态去“得到”些什么。而现在,你是否是一个领域的爱好者,越来越看中“氪金”的数量,对于领域深度的挖掘和研究,实际的知识量和技术水平却强调的越来越少。仿佛“我只要在这个领域氪金了,我就是这个领域的大佬”(比如买了勇士队球衣你就是NBA老球迷;电脑配得贵你就是游戏发烧友)。

  有趣、好玩、有美好的寓意也并不能保证一项活动历久弥新,不信你看看端午、重阳这类传统节日在中国遭遇的困境就能知道,有趣的活动也需要适宜的生存土壤。而恰好,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在推动着偶像膜拜活动的进行。

  从古到今,我国一直对于“偶像”和“站队”特别推崇,先是“尧舜禹”三代“贤明领袖”,家长对于“大禹治水”故事的讲述也基本上无意中会把功劳几乎全部归于大禹一人,对于百姓们的同心协力基本不会提起;国产游戏中,“职业”常常以“门派”的形式出现,“门派”之间一般都有冲突,玩家在加入游戏之后就自动进行了站队,但是国外的游戏例如《魔力宝贝》《激战2》《质量效应》中,职业就是职业,只是一种游戏性的体现,玩家们基本可以不加入任何组织就可以快乐游戏。

  名人和偶像的故事在某个领域内,往往要比基础知识来得有趣得多,这也是各个领域容易出现“膜拜偶像”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业“偶像变现”“粉丝经济”的这一套东西现在逐步被套用到了其他非常多的领域,“找名师”“跑会见大咖”“为了‘情怀’买某一产品”都是这类行为。商家、媒体、甚至地方政府都能够利用对偶像的膜拜分到一杯羹,随着资本和权力的介入,人们的“膜拜”被权力和金钱所导向,人工强行塑造出来的“偶像”也越来越多,“偶像”也从一种精神崇拜转变为了一种经济手段。

  人越多香客也就越多,佛寺只要大门敞开,香火灯油的钱就会络绎不绝地送进来。如果说多年前“偶像”是一个崇高伟大的形象,是激励一个人奋斗的模范(不一定是人,比如“我想做出《猴岛小英雄》那样的作品”),那么,当人均有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偶像”作为无聊时候消遣对象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

  在一部部播放次数上十亿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在NBA总决赛和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潮中,在E3大展和不断上市的一个又一个新游戏中,人们心甘情愿地参与到给自己找偶像,站队,然后撕B的狂欢里,拉动内需,创造价值,而且无害。

  不凑巧的是,有人真的认为自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发烧友,然后“云玩家”花不少冤枉钱“更新”了自己电脑配置。这就像单身狗被忽悠了买了999朵玫瑰之后,就以为自己真的能找到女朋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