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新闻稿模板十篇

发布时间:2023-12-24 07:51人气:58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xxx省xxx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培训过的知识。”

  一曲动听的《梅花三弄》响起,改变了半个世纪的呼号。2004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正式以“中国之声”呼号播出,她成为国家电台第一个专业的新闻综合频率。根据总体方案,当时中国之声节目有了日常版、周末版。除了负责《新闻和报纸摘要》(下简称《报摘》)、《全国新闻联播》(下简称《联播》)外,创办周末大型新闻直播板块节目《新闻直播间》和日常版《第一报告》的任务落在了我们新闻编播部肩头,具体有我和高岩负责。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早午晚三档板块直播,共270分钟。

  录播改直播,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当时却充满了艰辛、风险和挑战。在中央电台,新闻部夜班的累是出了名的,而刚开始,不摸门的我们干得比夜班还苦。当时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员,一个是稿源。人员不多,还要兼顾全天12档整点新闻《新闻进行时》的编辑、发播。且多数人是编辑短新闻出身,操作大时段直播的经验少,少数来自专题部门的文艺青年还欠缺对速度和新闻价值的把握。资源上,当时正赶上互联网媒体第一轮泡沫破灭,门户网站大多挣扎在生存危机的旋涡之中,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传统媒体抗衡,更没有办法与今天相提并论。我们能借上力的只有传统渠道的新华社和中央台驻各地的记者站。

  白手起家,到处化缘。从《报摘》出来的柯成韵、夏威、赵军、李赢挑起了凌晨赶写3000字“报纸版面介绍”和“一周新闻盘点”等任务。刘钦、焦莹联系了经济之声的一周车市、一周股市点评,庞莹、刘玉蕾找来音乐之声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加上图书排行、生活服务、天气信息等。如今用惯了JINGLE单的幸福小编们难以想象,当时还用开盘带,一次节目十几个带子摞得老高老高,女生一次都搬不过来。一个主任带四个编辑、两个主持人,一档直播文案一万多字,全天三档,头天准备第二天直播。从前干惯了半小时节目要准备一星期的专题编辑,熬一晚上只负责写一个500字报纸版面介绍的夜班编辑,当时是凭着怎样的勇气、毅力和坚持,咬紧牙关扛过来的啊?!从筹备到起步运行,前后两个月所有人没休息一天,人仰马翻,七荤八素,一套完整节目的运行文案模板,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节目初创虽然通过了审定,但专题色彩过浓、新闻行进感不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当时兼任中国之声总监的王明华副台长(现任国际台副台长)提出,不能做成专题节目,还是要进一步强化新闻性。开盘带的录音报道要少做,要以记者连线为主,带着听众天南海北去了解那些未知的新鲜事。于是,每天特别是周末,编辑忙着往记者站打电话,排班连线,“记者连线”这一方式渐成新闻广播的主角。但刚一开始的连线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如同中央电台之前所有的新闻直播一样,为了保证安全,记者连线内容必须提前写出来,设计好问题,传由主任审改后,交给主持人和记者,直播时双方的问答基本上属于“双簧式”的“对口型”念稿。当时中国之声还建立了“黑名单”,口头表达不达标准的记者被婉拒连线,为此,还专门组织过好几期连线记者普通话培训。

  模板有了,连线有了,尽管依旧劳累辛苦,尽管一切还显稚嫩,但《新闻直播间》终于告别最初的忙乱,走向有序。当一切似乎刚刚开始顺利起来的时候,一个“搅局”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苏扬。那时他刚刚从北京电台应聘进入中国之声。起初有编辑来向我吐“苦水”,辛辛苦苦熬了一通宵的文案,直播时被他信马由缰,冲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明明设计好的一个问题,随便就不问了。后来甚至我改定的大段文字也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无影无踪了。主任批评,苏扬态度是极好的,点头连连是的。可进了直播间,过不了10分钟,一切照旧。矛盾激化!从此,苏大腕背负“不易合作”之名。

  当时,为了保证安全播出和节目质量,防止主持人无话可说或口水话过多,直播文案串词,甚至连主持人的问候语,都必须由编辑一字一句全部写出来。直到有一次,有位编辑病倒,《新闻直播间》晚间一小时实在分不出人手去写文案。我打算做一次尝试,也给苏扬一个机会。我让他自己准备一个提纲给我审。当天节目是一期“记者亲历”,对话采访的是一位时政记者,谈她随访领导人的法国之行。一小时节目短信上千条,听众反响热烈……后来又放手让苏扬试过多次,效果不错。当然,提纲和主体内容需要提前沟通确定,避免泛泛大而化之。可以说,正是围绕着直播文案的冲突、碰撞和磨合,一个更加“标准”的文案模板出炉了,文字简化,操作简便,重点突出。

  2008年,中国之声这艘中国广播旗舰迎来了影响深远的跨时代远航。新一轮改革大刀阔斧,披荆前行。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和台里搭建大采编平台的初衷,编辑部负责国内外新闻的组织、策划、编辑,(后国际部分划归时政采访部),同时承担中国之声改革的重头,全天22个、66档央广新闻滚动资讯的编辑发播。

  改革,滚动资讯既是骨干又是血肉。每30分钟一个中,除去广告和栏目曲,实际时长只有25分钟不到,而其中三档资讯就占了15分钟。可以说,资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成败。每30分钟三档资讯(含60秒音响报道),从早8:00到晚8:00,全天22个,66档资讯,440多条消息,更新率半点要达到60%,整点达到80%。编一次这样的新闻,你一定会对海量信息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数量的庞大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这么庞大的新闻资源谁来提供。新华社大通稿去掉重复的,一天也就发200条左右的稿件,而本台记者提供给整点新闻的稿件不到30条。于是,渠道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谢天谢地互联网发达了!当然,互联网海量提供的同时也给我们出了两个难题,一是网上信息真假难辨,如何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二是网上标题新闻虽多,点开看能马上改写成消息的比较有限,很多新闻等你看完再编,节目早就空播了。

  于是,标准化首先从确立用稿渠道开始。哪类新闻去哪类网站找最快,首选哪个网站,次选哪个网站,备选哪个网站,一般情况下打开几个网站的网页是最合适的,既可以防止漏发最新新闻,又可以保证你有广阔的选稿视野。“标准”如同信息海洋中的“灯塔”,让走进网络迷宫的编辑少走弯路,沿着直达航线,奔向目标彼岸,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另外,“一鱼多吃”分段编辑法、“同题点评”集约编辑法,一个个新的编辑标准、改写方法改变着过去“苹果咬一口就扔”的编辑陋习。将新闻含量“吃干榨尽”的同时,一切只为了一个字:快。可以说,进了滚动资讯发稿室,每一个岗位都如电影《摩登时代》中流水线上的卓别林一样,眼睛盯着电脑屏幕,手里一刻不停,每半小时就要挑选、编辑、审阅三档资讯,约20条消息,大约每人处理一条消息的平均时间只有2分钟不到。发稿室的对面是洗手间,虽只有一步之遥,可每个人去一趟都必须连跑带颠,速战速决。因为整个发稿流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环环相扣,一个环节掉链子,整个供稿链就告急,导播间催稿电话就会疯狂响起。

  那时候,“黄金周”对编辑部来说就如一场“噩梦”。编辑部节目一分钟不能少,网上空前“稿荒”,其他部门节目缩短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承接填空,那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寻求采访部门和记者站支援,就是横下心再开新路。于是,编辑部第一个开通400人的24小时QQ群,将触角延伸至县市级台;尝试搜索软件,提取扫描最新电视新闻;跨界出击,与众多畅销杂志开启合作,热刊上摊,先“听”为快……

  记得那段时间,王求台长、王晓晖副台长在节目上盯得很紧,听得很细,对稿件质量要求很严。有次早上《报摘》发一条简讯是某某单位办了一个什么画展,听不出有什么新闻价值,于是王求台长一个电话打到发稿室,追问这稿子的来源,并对《报摘》发稿提出了严格要求。后来有人找来想上一条新闻性不强的稿子,我就给他讲这个故事,对方赶紧说那就不发了。对资讯我们给出的标准很严,从带班主任开始,坚决不允许把那些挤不上《报摘》《联播》的“人情稿”往这里塞,决不容忍滚动资讯成为发这类新闻的“垃圾筒”。这成为编辑们的一条硬标准。

  那段时间,王晓晖副台长的指令也是一个接一个,滚动编辑标准步步升级:“六小时必须下架”“每条新闻都是热乎的”……有一次他对更新率提出表扬,但同时批评还能听到一些地方活动或仪式类的东西,不痛不痒。我询问那几天的带班主任,他们也很纳闷,一直把关很严,没人发过类似“人情稿”或“关系稿”啊。这就奇怪了?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条某基金会搞了什么内部活动的稿子马上跑到发稿室,问是谁的稿子。值班主任指着电脑给我看,原来是新华社发的。编辑说主要为了更新率,今天稿子又少,看见新华社发稿,又是部级基金会办的活动感觉算是有新闻价值吧。我恍然大悟,于是一系列更加细致严格的编辑标准出台,包括哪一类新闻每次必须有,哪一类新闻只滚动一次,哪一类新闻坚决不发等。其中有一条就是新闻必须要看它与听众之间有无关联度,如果只有报道者和被报道者关心,和听众没关系就一律不发,无论它是否是新华社通稿。

  编辑部走过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可以说是靠大家及时总结、不断创新充实标准走过来的。几位副主任,傅雪琴引入互联网最新应用,提升效率;任捷总结鲜活稿件的内功“心法”,提携后辈;崔欣及时梳理文字流程,归纳标准条文。还有夏威、张磊的创意策划,田娜、曹畅的推陈出新,季苏平、刘黎黎的又快又好……正是有了标准,编辑部人员不整的短板被迅速补齐,一些优秀骨干的高效习惯得以克隆复制,整齐划一,与流水作业模式高度契合;正是有了标准,部门内部绩效奖惩更加有的放矢;正是有了标准,原本看似不可能逾越的困难得以克服。

  2009年,在史敏总监的亲自推动下,中国之声全频率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中国之声第一本标准化手册——中国之声员工手册诞生,涵盖中国之声新闻理念、节目采编标准、制作流程等,凝结了中国之声三年改革的经验结晶。

  2011年,中国之声再度扬帆起航,迈入全新层次的又一轮改革。这轮改革最引人瞩目的是增加了以绩效改革为突破口的全方位管理改革。应当说,2008年以来的一路高歌猛进,全力冲杀,使中国之声在新闻界和听众中声名大振,享誉八方,但也人困马乏,亟须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活力。如何兼顾着冲劲与耐力,如何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如何让中国之声改革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能力?这成了摆在台领导和全频率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这个广受关注的大问题关乎中国之声发展方向和长远未来。

  赵子忠副台长在中国之声首推“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人力资源布局。在此之前,在工作强度普遍超负荷情况下,各节目、各部门普遍有一个强烈的冲动,就是多要人。特别是节目部门人多不仅能保障安全播出,也能在编辑部、采访部等公共部门供稿不足、节目无米下锅的情况下,有足够人手自采稿件。这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公共部门供稿不足导致原本是“厨师”角色的节目部门要亲自下地“采购”,节目部门越俎代庖的“自产自销”反过来又影响了公共部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公共供稿量的下降,进而把改革之初确立起来的“大采访部”“大编辑部”思路打乱。久而久之,节目部门又成了一个个“五脏俱全”独立的“全能选手”,全频率“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形成合力、高效运转”的“一盘棋”作战体系无形中被削弱。为此,此轮改革目标明确:做大做强公共部门,做精做好节目部门,以供稿采用量考核公共部门,以节目效果和安全播出考核节目部门。将人力集中于采访一线,全力提升公共采制能力,节目部门人数只保留到能保证安全播出和正常运转的最低限度。

  精细化管理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量化中国之声发稿、收听率、绩效考核、奖励分配、业务晋升、行政运行、账务预算、成本核算、安全播出等指标,明确目标责任,严格程序标准,规范管理运行,真正做到按规矩办事、靠制度管人。

  从2011年7月开始,原本作为分管编辑部和节目部的副总监,我被领导安排接手这项绩效管理改革的具体组织工作。为了摸清底数,让绩效改革、考核标准尽可能切中要害,让中国之声尽快真正走上精细化管理之路。两个多月时间,赵子忠副台长、史敏副总编辑和蔡小林总监亲自坐镇的会议有六七次。记得头两次与部门一把手们开全体会,很有一种“与虎谋皮”的感觉。谈到人员去留,一片哗然,部门主任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痛陈家底如何单薄,如何人手紧张“揭不开锅”,如何千万不能再减人,如何安全播出告急……你一言我一语,不少人红着脸,个个都出着汗。在中国之声,无论你问什么人什么部门,得到的答案都是很辛苦很疲劳,毕竟这次绩效改革资金并没增加,是在原有存量额度内做文章。一个部门只有争取更多的岗位数,绩效资金的蓄水池才能更大,用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资金才足够多,收入差距才能拉得开。加之一直以来,对部门和员工个人考核缺少统一衡量的标准,更多时候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来判断谁可能更辛苦。偶而判断不准确就会让“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埋头苦干的吃哑巴亏”。

  “你们部门需要多少个岗位?”“每个岗位都具体负责什么工作?”“每个岗位工作时间是多少?”“具体完成节目时长?”“一个岗位直接劳动成果的数量是多少?”台领导、频率领导的问题像连珠炮弹,一个接着一个,提问针针见血。记得早间部主任刚下了夜班,面对如此多的领导和问题一下没了瞌睡,连连接招。大家分析早间部人力资源分配尚存有一定余量,《报摘》播音员上一天班只播一个30分钟的《报摘》节目,工作量显然没有办法和其他满负荷岗位比。另外,《报摘》和《新闻纵横》部分岗位可以打通合并使用,有挖潜空间。频率决心从早间部抽调出多名业务骨干充实采访部、特报部和编辑部,作为补偿,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多数补充给早间部。从此,《报摘》播音员除了完成《报摘》外,还增加了播《此时此刻》以及做节目导播的工作。

  如今,节目部门不必为节目“无米下锅”独自犯愁,不必一边忙着编稿一边还要给自己节目连线报道;采访部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都有专人值班负责给节目部门提供“炮弹”,源源不断,而越来越多的采访记者学会了用节目视角来谋划产品,新闻的客户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全频率供稿的质量和效率有了不小提高。随着四个系列管理手册的顺利印发,中国之声开始步入以制度管人、靠规矩办事的精细化管理新阶段。绩效改革的关键性、引导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有了这一切,大家可能和我一样,深深感到,当初的碰撞争论是有益的,牺牲妥协更是值得的。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会议上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传统媒体对媒体融合为何喊的多干的少?澎湃新闻为何能引发冲击波?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媒体融合的内涵,纠正认识和实践中的偏差?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发展有什么价值?本专题文章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观点也不尽相同,希望有助于业界进一步地思考。

  澎湃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着澎湃的未来。

  7月22日凌晨两点,澎湃新闻宣告正式上线,随后的时间里,对它唱好与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媒体融合的话题再度回归公众视野。澎湃进军新媒体领域,是传统报业集团的大胆尝试,澎湃使“在电子屏上做出纸媒的深度”成为可能。移植了纸媒基因的澎湃体现了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

  据搜狐传媒报道,澎湃的初期投资高达三四亿元,它是上海报业集团布局新媒体战略的三个重要项目之一,另外两个项目为关注上海本地新闻的“上海观察”和财经新媒体“界面”。上海报业集团掌门人裘新曾这样阐述澎湃的定位:“政经类新闻产品”、“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致力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

  1.先期造势,高调上线月份,澎湃新闻尚未正式上线,其“打虎记”栏目就推出一系列署名“澎湃新闻记者”的稿件,这些稿件被转载于各大门户网站,澎湃新闻下特色栏目的微信公众账号也投入运行。7月中旬,《少年余刚:当首长秘书后老师求见遭拒》等深度报道面世,这些稿件给读者制造了“澎湃是什么”的悬念,引发业界关注。很多人将“澎湃新闻网”这个新产品和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社联系了起来,误以为这家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进军政治领域了,因此记住了这个“新生儿”的名字。事实上,澎湃取自“Paper”的音译,其CEO邱兵试图通过名字让人们记住澎湃的由来――它是一个脱胎于传统纸媒的新媒体。

  7月22日,澎湃新闻正式上线时,邱兵发表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这篇文艺范儿十足的发刊词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引发网友关于理想和现实的讨论。随即,“澎湃新闻”通过病毒式的社交传播进入大众视野。这篇发刊词勾起了年龄较长媒体人关于新闻理想的回忆,而其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又在年轻受众中引起了关注。

  目前,用户量比较大的新闻客户端常见于两类,一类是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如网易、腾讯等;另一类则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聚合类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是没有采访权的,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转载传统媒体的稿件。澎湃主打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但因为它依附于上海报业集团,成员主要是东方早报的编辑和记者,在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上面,他们拥有采访权。

  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时效性和内容承载量常为人们所诟病,但凭借其独有的采访权和资源,往往能够在内容的深度上出彩。澎湃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时效性、承载量和内容上的深度融合在一起,是纸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一条路径。

  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澎湃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在互动方面做文章,最为典型的设计便是“新闻问答”和“新闻追踪”。

  “新闻问答”是澎湃涉足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的尝试,在网站和客户端上,澎湃没有拘泥于门户客户端仅仅提供用户评论的功能,而是采用了我国知名问答社区知乎的模式:用户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也可就自己擅长的问题作出回答。如果说评论是用户看到新闻后脑海里产生的第一反应,那么问答便是第一反应的延续,是用户对新闻持续关注和思考的结果。利用这一功能,澎湃试图引导用户更直接地成为媒体议程的设置者。

  “新闻追踪”则是澎湃“拒绝烂尾新闻”这一口号的实践手段。用户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想要继续关注事件的后续报道时,可使用这一功能。在用户通过“新闻跟踪”的按钮选择关注后,有关进展会及时推送给用户,方便用户了解自己关注的事件的进展。

  7月21日,澎湃新闻客户端尚未正式上线,澎湃新闻的稿件已经转载于各大网站,加上东方卫视曝光的“福喜事件”,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在微博上了她对上海新闻媒体新气象的观察:“迹象积极,考验在前,继续观察。”自媒体和新闻客户端兴起后的几年里,用户已经习惯了从新闻的“批发商”那里了解新闻,用户看到的新闻是“批发商”从生产新闻的人那里“转”来的,澎湃的出现,就是要让这种局面成为历史。

  裘新曾提到,澎湃是“针对都市中高端人群的”。受众决定内容,在用户的选择上,澎湃强调对精英群体的重视;在内容的选择上,澎湃也更重视专业性强、有深度的题材。对于不同的报道内容,澎湃又做了进一步细分,46个不同的标签下含有从军事到文艺、从时政到生活不同的题材,硬新闻、评论、深度报道一应俱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订阅。区别于门户网站铺天盖地的耸人听闻的报道,澎湃的稿件无论是写作还是题材,都优质了很多。另外,澎湃还邀请了梁文道、林行止、张悦然等社会影响力很大的作者开辟专栏,重视思想争鸣。

  在《东方早报开始“澎湃”》这篇文章中,罗昌平提到,作为激励,(澎湃的)核心团队均可集资持股。那些年轻的主创人员原本打算凑上十万,这对他们来说还不算太难,但书记晃了晃手指,说:“不行,得让你们有种心疼的感觉。”这位主导改革的党代表并非否定产权变革,而是要求加码――团队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占股约20%,要有真正创业的感觉。在产权上,澎湃做出了新的摸索,加上探索纸媒转型的决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澎湃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款走心之作。

  从网站和客户端的设计来看,46个标签细分了大量的传播内容,受众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新闻跟踪”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自己关注的新闻的后续,推送功能的设置可以使用户不致漏掉重要新闻。

  从内容的呈现上看,澎湃呈现给用户的不只是图片和文字报道,利用技术优势,在花边数据板块中,澎湃加入了GIF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形式新颖活泼,更易被用户接受;全景现场板块中,加入了360度全景图片,更加贴近了Google Street View(谷歌街景)的方式。以杨玉华与狗舍的报道为例,澎湃既在凝视板块中推出组图报道《半生救赎:杨玉华和她的狗舍岁月》,又在全景现场板块中推出《杨玉华的狗舍――后院天井》,满足了不同用户多角度获取信息的需要,在新闻细节上有了创新。

  从内容分享上看,澎湃接入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的入口,用户在看到喜欢的文章时能够一键分享,在用户中实现病毒式传播,有利于澎湃文章影响力的扩大。

  澎湃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着澎湃的未来。

  澎湃的采编人员大多来自东方早报,在内容和板块的设计上,东方早报的文艺气息延续到了澎湃的网站和客户端上,板块名称的设计尤为明显。

  时政新闻以“硬新闻”为主,澎湃在内容上也足够“硬”,但就板块设计而言,致力于发现10%的最优质上市公司的板块名称为“10%公司”;关注新的能源技术、新的能源政策、新的能源商业模式、新崛起的能源企业的板块名称为“能见度”;专业解读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资讯板块名称为“澎湃防务”……这些文艺范儿十足的标签看上去不知所云,而如今,受众淹没在海量信息之中,这种板块标签的设置为需要快速获取信息的用户设置了一道障碍。

  澎湃新闻客户端自推出后,其采用的宋体字体是衬线字体,区别用其他新闻客户端惯常采用的非衬线字体。这一改变在受众中褒贬不一:有的感觉不刺眼、很舒适;有的则因为字体看着不舒服,直接给客户端判了“死刑”,将其从手机中移除。另外,澎湃客户端的版面设置过于密集,用户容易误点击,翻页设计也有待改进;在板块分类的设计上,内容跨度较大,缺乏条理,跳跃感太强。

  就澎湃网站上的在招职位来看,技术类工程师、产品经理居多,这也印证了“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存在技术难度”这一说法。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体验,做客户端只拥有采编团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这恰恰是传统媒体的短板。由于缺少经验和资源,互联网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

  澎湃推出“新闻问答”功能的本意是试水UGC模式,帮助用户更好地分辨真相和谣言,并通过记者及时更新结果,增强自身的社交属性和黏性。但目前网站和客户端呈现的提问和回答内容质量普遍不高,以吐槽为主,与传统客户端上的评论区别不大。另外,澎湃输出的内容多以监督为主,稿件的尺度和问答的尺度给澎湃的“把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澎湃增加“新闻问答”功能是为了引导受众更加直接地成为媒体议程的设置者,其目标受众的定位为精英群体。但互联网本就是一个接地气的平台,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受众可以在这里平等地进行交流,没有门槛限制,由此产生的大量流量是网媒生存的基础。澎湃的定位和UGC的设想显然与互联网的本质相背离,艰深晦涩的内容带来的必然是有限的流量。

  “抓新闻”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创新行为,关键是要有新意,新思维新方法都可能给“两会”新闻带来新意,无论是内容上的还是形式上的。以往我们说抓新闻一般指抓新闻的内容,而少论及和关注抓新闻的形式,即报道形式的突破和创新。显然发现新闻和表达新闻是两回事,高超的表达力与敏锐地发现力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像“两会”这样的非事件性报道。“两会”的议程、大体内容、操作程序以及采访代表委员对参加“两会”的大多数媒体来说已不是什么稀缺资源(新华社的授权新闻除外),在现有报道框架内,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对象大致已定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新思维,创新报道方式,来处理和呈现会议信息,就成为获得较好传播效果和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实在报道内容已定的情况下,改变报道的形式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发表了重要讲线日头版头条位置以“勾画和谐社会蓝图”为题,用“会议解读”的形式把传统意义上的会议报道作了适当拆分,便于读者快速抓住讲话的要旨,没想到此举受到不少好评。有学者认为,新华每日电讯这种报道手法转变了老百姓对重要会议新闻不爱看,不爱听的状况,提高了新闻的有效阅读率和有效传播力,对重要会议新闻在报道形式上有了突破。实际上,该报并没有改变报道的任何内容,只是在报道的形式上作了一些变化处理,结果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这个例子说明,在内容大体已定的情况下,报道形式是决定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对两会报道尤其如此。

  相对于“两会”会风的新变化,“两会”新闻报道的形式却新意不多,报道手法老套,很多新闻的视角、结构、语言滞后于受众的需求,不能引人入胜。如今年一些“两会”新闻导语仍然像领导讲话,很大很空。

  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类目构建的科学性是内容分析得以进行的保障和前提。为显示《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所呈现的一贯性倾向,本文所取样本的范围界定为2009年10月8日~2010年2月11日,共计18期72个版面,分析内容为除广告外所刊登的共计122个研究文本。

  在类目构建的过程中,本文参考了相关学者林涵、李立峰①、李静②等的分类方法,同时也根据此次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目的进行了综合整理,确定了报道主题、涉及区域、报道倾向、报道视角、新闻时效、文章体裁、作者身份等7个考量指标。

  在“报道主题”的类目构建中,将其细分为“生态”(包括陆地生态、海洋生态、城市生态、气候变化、荒漠化与沙尘暴、生物保护与生物入侵、地面沉降等)、“资源”(包括耕地、水、森林等)、“能源”(包括节能、能源与环境等)、“污染”(包括淡水污染、海洋污染、固废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生活”(包括绿色消费、绿色文化、食品安全、生态旅游等)、“管理”(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理念及文化等)、“参与”(包括环境宣教、环保人物、绿色组织、环保活动等在内的公众参与与国际合作等)、“其他”等8个类目。

  根据常规的界定标准,将“涉及区域”划分为“国内”、“国际”、“不明确”等3个类目,将“报道倾向”确立为“正面”、“负面”、“中性”等3个类目,保证划分的准确全面。在构建“报道视角”的类目时,除常规的“政治视角”、“经济视角”、“社会文化视角”外,还根据“绿色”新闻的特性设立了“科技视角”、“法制视角”等两个类目。

  同时,本文结合周报的特征将“新闻时效”类目区分为“一周以内”、“一周以上”、“时间不详或未标明”、“不涉及”等4种类型。将“文章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或特写(包含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过程、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介绍)”、“深度报道(包括调查性报道或专访、评论,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图片新闻”、“知识链接”等5种类型。根据署名的不同将“作者身份”划分为“本报记者”、“本报记者和特约撰稿”、“特约撰稿”、“通讯社或其他媒体”、“未标明身份的个人”、“标明身份的个人”等6种类型。

  内容分析的结论来源于样本数据的输入与分析,本文运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由此得出相关结论并进行探讨。

  从报道主题分布来看,《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环境新闻报道涉及面较广。相对而言,包含环境宣教、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在内的“参与”类主题所占的比例较高(29.45%),同时,与管理相关的环保理念及文化报道也占相当大的比例(25.00%)。主要原因可能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对这一共同挑战需要普通民众、环保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南方周末围绕环境宣教、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议程设置,加大这一方面的报道数量。同样,在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环保问题进行处理,加律、行政、经济手段及环保理念的宣传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从涉及区域分布来看,《南方周末》涉及的报道区域以国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67.26%,国际范围内的绿色议题也占到29.20%,成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国内事件的报道也不局限于单纯的国内,而是强调把国内事件放在国际大环境下去考量。

  在报道倾向分布中,正面报道篇幅为7.14%,负面报道为5.36%,中性报道达到87.50%,可见南方周末客观描述、引发思考的风格在绿色新闻板块中得到了延续,它力图通过对新闻事件、新闻话题的深度挖掘,揭示出新闻时间的核心所在,带给读者深刻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或赞扬。

  报道视角是报道某一事件或问题时的分析角度,常规的视角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结合环境新闻的特殊性,另外确定科技视角和法制视角两个指标。在5项指标中,社会文化视角、政治视角和经济视角所占比例位居前三,分别占到31.25%、24.11%、19.64%。这说明南方周末更偏重于从这三个角度介入事件的核心和问题的主旨,同时也注意从科技角度(15.18%)、法制角度(9.82%)对有关问题进行剖析。

  在时效性的考察上,“时间不详或未标明”所占的比例为40.5%,“一周以上”的占到14.05%,“一周以内”的占到19.01%,而时间概念“不涉及”的占到26.45%。而时间是新闻传播“5W”中的首个要素,也是新闻规范的主要指标之一,南方周末出现不合新闻规范的做法值得探讨。结合南方周末的总体特征对文本进行的交叉、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南方周末》“绿色”板块新闻的时效性与周报的总体特征相类似,“不求最快,但求最好”,不刻意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也不放过具有时效性的新闻,在追求时新性和报道的全面深刻中求得平衡。

  在所有的体裁中,包括调查性报道、专访、评论等在内的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的深度报道数量最多,达59.50%;侧重于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过程或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介绍的通讯、特写占25.62%,消息占9.09%,知识链接和图片新闻分别占到3.31%和2.48%。根据记录,以特定绿色话题为主题所展开的背景分析和讨论是深度环境报道的主要内容。对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稿件的选用上主要侧重于动态的消息性描述,篇幅较为短小,消息来源多为有官方背景的主流媒体。

  在所考察的样本中,71.05%的环境新闻作者为本报记者,这说明环境新闻的采写还是以本报记者为主要报道力量。署名为本报记者和特约撰稿的稿件占12.28%,特约撰稿单独撰写的稿件占6.14%,标明身份的个人占3.15%。根据分析特约撰稿和标明身份的个人主要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环保NGO,这说明《南方周末》的环境新闻在外部作者的选择上更信赖有一定专业背景的意见领袖。

  根据数据分析所展开的探讨,可以将《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环境报道所呈现的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环境新闻报道涉及面较广,参与、管理类报道占较大比重,突出强调环境问题中人类活动的参与,认识到环境问题由人类造成,但环境问题也能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和行为的改善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报道区域以国内为主,同时也涉及国际范围。国际范围内的选题主要侧重于探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先进理念的介绍。曝光式和形象宣传式报道较少,而以探讨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构建公共舆论空间为目的的新闻报道占了很大比重。

  第三,社会文化视角在环境新闻构建中处于优势地位,经济、政治视角凸显,科技、法制视角也在显现。不刻意追求突出新闻的时效性,一部分环境新闻甚至未标明新闻发生或事件变动的时间,但也注意紧跟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开展报道活动。

  第四,刊登的环境新闻报道多以深度报道为主,主要体现形式为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展开相关调查性报道、专访或评论。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话题是《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议题的主要来源,政策切入点、工作重点等常规议题的地位在此并不突出。

  第五,本报记者是《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环境新闻采写的主要力量,官方主流媒体是其转载消息的主要信源;强调与特约撰稿人的合作,并接受环保NGO意见和行动的影响。在个人稿件的选择上,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环保NGO等意见领袖得到信赖,并成为议题的主要制造者。

  按照麦奎尔③的界定,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主要存在描述并比较媒介产品、将媒介与“社会真实”作比较、评估媒介表现、评价组织偏见、受众分析等几个层次。由于《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设置上的独特性,使其缺少与之对比的参照物,因此本文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其文本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简单梳理,不存在与相关媒介产品之间的比较,对其他几个层面的研究也未涉及。

  具体到《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的文本本身,它所呈现的综合性周报的绿色视野是否有助于媒体整体的发展,能否赢得受众的长久喜爱,还需要持续观察它的表现,并对随之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①林涵、李立峰:《生态环境的守望者――新民晚报“绿色家园”专刊评析》,《新闻记者》,2003(10)。

  ②李静:《试论我国环境报道对受众环境意识的构建》,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③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民生》创办之初,对民生新闻的概念定义尚不清晰明了,难以准确把握《民生》的定位。但在大脑里有一个大概的“筐”,那就是有关百姓生活的新闻事件都应该装在民生这个“筐”里。确定了这个“筐”后,自己内心似乎有了些许兴奋:生活在最基层的百姓,其生产、生活中遇到急事、难事、感人事,可以有一个展现的阵地了。《民生》,是百姓表达自己愿望的平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皆能展现在这一板块里,我也为能在这个板块里耕耘而兴奋。

  真正的爱,发自内心深处;爱百姓就要真正体贴百姓;而百姓最为关注的就是自己眼皮底下的事。于是,我们的新闻眼就紧盯百姓身边的事。《民生》从创办之日起,就一直立足于以民为本,走近百姓,贴近百姓,报道叙说他们的故事,不仅如此,作为党报一部分的《民生》还承担着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任务。我多次踏入幼儿园、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调查了解孩子入园难、上学难的症结所在,多次进社区访敬老院,采访报道社会机构养老不足的问题,还有留守儿童问题和就业、住房、交通、环保问题等,不仅将百姓关心的身边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将一些惠民政策、利民举措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根据济宁市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实际,2009年,市中区探索推出了居家养老模式,我一直跟踪此事。2010年,此养老模式趋于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我以《市中区保姆式互助式养老模式受益千余老人》为题进行了报道,刊出后反响很好。随后,邹城、嘉祥、任城都相继学习推广了这一模式,此稿荣获2009年度山东新闻奖二等奖。

  从事民生报道多年,我领悟出一个道理:万事皆民生;但万事皆民生不是万稿皆民生。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围绕改善发展民生做了大量工作,像有关领导的走访、调研、视察以及一些时政会议,哪项不是为了改善民生?但对这些进行报道时,往往是以时政新闻的形式出现的,作为民生版的民生报道该如何进行呢?这就有个写法定位问题。

  我们常说民生新闻要以民为本,那么,以民为本的民生报道就要以平民的视角,以百姓的口吻,切忌居高临下地说教,这样写出的稿件才有吸引力,才能给人亲和感,才是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

  2010年5月,我们从济宁汶上县的一份材料上获知,该县联手浙江平湖市,组建了“平湖汶上新居民计划生育联合协会”,一个跨省协会,不仅一年为在平湖务工的9000多名已婚育龄妇女省下2700余万元,还能使平湖的企业如期交付订单。这是一项计划生育工作,如果按传统的写作思路,一般会写成经验典型式的稿件。我在深谈细聊获取大量材料后,悉心琢磨角度与写法,确定了“两地跑 搞体检 本人不愿”、“共联手 建协会 本人省钱”两部分内容,两部分的着眼点都立足于“已婚育龄妇女”上,有了两地联手建起的计生协会,不仅免除了她们来回奔波的辛苦,还省了钱,这不就是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吗?于是,便用简短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此稿在2010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一)关于大与小的问题。这是体现在版面很多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比例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讨论有关内容时,范围拟适当放宽一点。

  1.图像。相对说来,海外版使用新闻照片的情况还算可以,但是,在版面处理上拉不开档次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我们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努力扩大反差。例如第一要闻版,现在每天刊发各类图片往往都在6张以上,最多的一天达到10张。每个版上都要有1张大照片,

  一般不小于四栏,而“华夏聚焦”中的照片,每张却不足两栏。这个通常由5张小照片组成的专栏,基本上都安排在下八栏沉底,也有从报眼下来的,个别时候甚至可上头条位置,四版使用新闻照片也很突出。

  其一,增加标题的信息量。要求每个标题都必须标出事实,标出、具体事实,标出重点事实,尤其是标出新鲜的事实,标出有特色的事实,尽量标出读者感兴趣的事实。为此,我们在版面上普遍加大了主要标题的题区,在标题常规种类的基础上,大量采用不同于一般引题、副题和插题的“引导题”、“提要题”、“分述题”。读者看了标题后,稿件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也就清楚了。而且,版面也更加活跃。

  其二,增强标题的感染力。有内容只是新闻标题的一个基础,要使新闻标题有吸引力,还必须具备相关方面的一些特质:

  (1)有文气,尽可能含蓄雅致一点。如《正是新疆好风景》、《火车四月下扬州》等,本来只是几条较为一般的工作性稿件,但是,加上了这样的标题,马上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浮想联翩的感觉。

  (2)有动感,体现一种宏伟的气魄。如《“三农”问题:不信东风唤不回》、《浦东沧桑正急》等,同样是几条工作性、经验性的新闻,但读者看了上述标题以后,感到的应该是信心,是自豪,是大气磅礴!

  (3)有思想,从小事里见到大战略。如《石碾子见证中美抗日史》、《黄金村与中关村》等,这几条稿子讲的事情都比较小,但通过标题的奋力“支撑”,新闻价值显露出来了,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4)有新意,努力避免程式化。会议消息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是我们攻关的重点,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其三,增大标题的对比度。主题用大黑或粗圆,辅题则只是很淡的报宋、书宋或仿宋。

  3.篇幅、块头、形状。版面上文稿显现的这些方面,也都有个比例关系的问题,编排上应该尽可能酌长短结合、大小匹配、样式协调,加大反差。

  我们在处理稿件、设计版面时,经常有意地突破一些传统的比例关系,对某个局部实行大幅度的夸张与变形。比如有的时候头条新闻的样式宽度不到二栏,高度就有80行,这个比例大约为1:0.25。而“假头条”的比例则只有1:0.125:一栏宽,高度仍为80行。这些呈细长条状的文稿再配上大标题,看上去极其舒展,极其流畅,给人以一种长风万里、飞流直下的痛快淋漓之感!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33字(约为25行)宽,31行高,差不多就是一个正方形。但是,偶尔为之,加上周边其他形状的配合,似乎也挺别致的!

  上述内容尽管也涉及了其他有关方面,但重点还是大与小的关系问题。简言之,就是为了版面上能有少数的“石出”,必须人为地造成大面积的“水落”,进而以燕雀之“小”,反衬鲲鹏之“大”!

  (二)关于动与静的问题。在编辑学领域,历来就有所谓的“动态式”和“静态式”两种版面设计流派。前者强调的是变化,即“苟日新,日日新”,让读者天天都有新鲜感。后者则强调连续性和关联性,即一张报纸每天的设计风格乃至设计样式都基本一致,甚至一天报纸的各版设计也都大同小异。我国报纸版面的传统编排,足比较倾向于前一种的,即形式要服从于内容,因为每天的新闻各不相伺,版面编排就不应该一模一样。现在有些报纸,包括北京的《经济日报》,尤其是“新潮式”报纸,其版面编排则更青睐于后一种,理由是读者看重的是“新闻”而不是“版面”,就像顾客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只关心“货物”,而不在乎“货架”如何一样。这正是西方传播学中的“货架理论”所表达的观点,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显然过于绝对化,他们把内容和形式完全对立起来了。如果这样,报纸的版面编排,“艺术性”又如何体现?还有什么“学问”值得研究?

  我认为,海外版的版面,比较理想的“模式”,应该是以动为主,以静为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每天的大多数新闻,尤其足重大新闻,内容差别极大,只能而且必须实行“动态式”编排。比如,在这次版面改革中,我们对头条新闻的处理,就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既有大头条,也有小头条;既有双头条,也有众(组合)头条;既有实头条,也有“假”头条。但总格局还是大致统一的,头条也以直题中等偏大为主。而有些内容,特别是有些专栏,却完全可以采取“静态式”编排。比如,现在两个要闻版上的“华夏聚焦”(照片)、“谈天说地”(言论)和“社会一隅”(新闻)等专栏,基本上都足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版面、固定的位置,以固定的格式刊出的,只是要求标题等面孔不能老一套。在读者中这些栏目有的已成为颇具知名度的品牌。

  (三)关于整与碎的问题。就海外版的版面来说,当然应该以整为主,这是由报纸的性质、任务及风格决定的。我们的问题在于,有时长稿过多,整块的过大,但由于缺少“短”的、“碎”的陪衬,加大反差也就无从谈起了。板块式与穿插式各有特点,前者的优点是:简洁明快,端庄大方,平稳厚实,阅读方便;缺点是:一览无余,沉闷单调,易显呆板。后者的优点是:长文短化,错落相间,秀气活泼;缺点是:不易阅读,感觉零乱。我们的版面,尤其是要闻版,如果全部实行板块式编排,技术上都有可能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因为有的稿件带有某种指令性,政治性、敏感性又很强,不能随意删削和挪位。所以,辅以适当的穿插是必要的。但是,什么稿件都穿插,包括一些重要言论,则未免有点不大严肃!新闻版上不能没有小稿,而且还要有很多的小稿,那么,为了不“碎”,是否将它们全部处理成“板块式”就可以了呢?仅此一点远远不够,只有归类编排,集中编排,才是“化零为整”、“化轻为重”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精神,在这次版面改革中,我们把解决“乱”与“碎”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即:要求每个版必须有重点稿,有大照片;稿件按“模块式”处理,没有特殊情况不互相穿插;一组小照片横放竖放四周都得加框,简化了的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标题力争统一,两边还需加线

  这一系的列措施推出后,两个要闻版的版面确实规整多了,而容量却并未因此而缩小,仅第一要闻版每天刊登的稿件平均就在15条以上,6月23日竟达21条。整则重,碎则轻;大则重,小则轻。然而,没有“鸿毛之轻”,“泰山之重”是很难显露出来的!

  (四)关于浓与淡的问题。这里涉及的主要是色彩。海外版从去年10月1日起,开始出彩报,但也就是个四版,且仅限于北京地区,绝大部分读者看到的报纸还足黑白的。顾名思义,黑白报纸通常采用黑色与白色,主要是黑色。而有人却嫌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又从中分出一个灰色来。这样,黑色就专指图片、刊头、标题等,白色为图、题、文等四周及段尾露出来的空,灰色则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新闻文字。黑色为实、为浓,白色为虚、为淡,灰色只是过渡性的。

  制作网是电视台重要的节目生产系统,承担台内大量节目的制作任务。根据我台实际情况需求,本次高清新闻网系统具备文稿编辑、素材上下载、审片、视音频制作、节目收录、演播室播出等内容的的数字化非编新闻系统,同时,其能够提供优良的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模式。系统设计和设备功能支持高标清多种主流格式编辑,其是视音频编辑系统与文稿系统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存储系统方面存在非常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同时,新闻播出与制作联方面密切结合,新闻网系统可以作为新闻业务的重要支撑,为新闻等多个栏目提供制作以及播出服务。

  高清新闻制播网主要定位于新闻节目的制作及播出,服务于台内各个新闻节目。因此,在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主要思考以下关键性的技术因素:1)整体网络结构的安全性;2)网络业务数据的安全性;3)编辑功能的稳定性;4)新闻流程的高效性以及合理性;5)新闻制作办公网应用的扩展性;6)演播室播出服务器(或工作站)有完善的备份措施性;7)与播出、媒资、全媒体融合平台以及办公网互联互通流程的合理性、高效性和安全性;8)系统业务的可扩展性。

  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主要在于:基于高效、安全、开放、先进、扩展等方面的重要原则,有机应用各种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以及存储技术,构建集素材共享、网络化制作、数字化管理的集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新闻共享生产业务网。系统功能模块包括文稿编辑、视音频精编、配音、高清演播室新闻直播、信号收录、设备及业务监控等。系统项目总体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系统在网络架构上采用“以太网”架构,系统中主要的服务器、工作站采用灵活的互联网接入方式。结构之中的以太网络主要负责业务系统中各方面数据信息(例如:验证信息、业务管理信息、用户信息、节目信息、设备管理信息管理信息视音频数据等)的传输、交换、分享、反馈,其具有数据交互量大,网络的负荷大的突出特点。采用灵活的以太网交换机设备,能够降低广播风暴以及回环的影响,可以切实的落实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系统可以按照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划分为多种类型的VLAN,并且对一些不需要互访的相关子系统内容进行自动化的阻隔,以此切实保证业务的持续性、网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系统内外网安全传输是通过高安全区来实现。高安全区域就是处于非信任域以及信任域之间,有机构建的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具有较高层次保障的安全性中间区域。这一区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其他两个域的返回结果以及访问请求进行传输。可以明确的说,这一区域,是整个电视台内部网络安全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在高安全区域之内,必须要依据一定的需求进行安全隔离设备以及服务器的设置,以此切实保证安全区之内系统的高效率、高质量、先进性。本次项目防火墙设备采用北京天融信公司NGFW4000系列TG-53130防火墙产品。安全传输网关采用北京网御星云研发的SIS-3000-Z6101系列防火墙。考略到信息交换与安全隔离系统能够在硬件设备上落实近物理隔离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将系统的三中主要硬件互相独立出来,应用隔离交换的方式来实现两个主机实时不直接连接。网御SIS3000系统在硬件结构方面主要应用“2+1”设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内、外网主机系统加上科学的隔离交换矩阵。同时,隔离交换模块是建立在专门的Leadsec芯片以及交换芯片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其内、外主机系统不存在任意形式的网络设备连接。此外,Leadsec芯片能够非常有机的实现数据的临时缓存以及安全交换。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业务流程中,责编和编导通常需要在台内浏览审阅,才能在新闻生产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这种方式往往限制了新闻节目的快捷性,特别是当责编、编导在离新闻中心的地方时,不能返时送回新闻中心处理生产业务;台内领导在远离台内,参与会议、在车上,也无法实时掌握台内节目情况。1)移动审片。移动审片支持多种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用户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终端轻松搞定新闻业务的处理。应用H.264视频编码以及解码技术。H.264技术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另一方面具有高质量的流畅图像。运用流媒体审片,满足内容审片的需求,快速流畅。与MPEG4ASP以及MPEG2等先进压缩技术比较,在相同的图像质量标准下,应用H.264技术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小,只有MPEG4的1/3,MPEG2的1/8。高质量的基本图像,可以提供流畅、连续、高质量的图像内容(DVD质量)。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容错能力,因此,H.264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不稳定网络状态下时常发生的数据包丢失等错误问题的有效工具。经过多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以太网网络接入,智能终端能够切实落实与新闻生产相同的无缝对接,给现代新闻业务的良性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2)移动文稿。移动文稿应用支持记者在办公网或外出环境下随时进行写稿。移动端的版本和台内B/S版本文稿统一,支持同步展示稿件列表和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内容,支持语音输入文稿。移动文稿应用支持与高清新闻网文稿系统互通,可将移动文稿作为高清新闻网的外部应用终端,支持移动端写稿入库,支持移动端审核高清新闻网文稿。

  一般来说,“差异化”策略尤其适用于市场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促使企业力求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在广东,报业市场已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面对新老媒体的激烈竞争,促使走在中国报业改革前沿的《广州日报》积极探索国际新闻报道的“差异化”。当然,这种“差异化”探索是基于对受众市场、竞争环境、经济背景等方面深刻变化的认识。

  1.从对受众市场的调查看,受众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有增无减”,纸媒国际版的阅读率一直较高

  近年来,侧重以国际新闻报道为主的报刊崛起,其典型代表是《环球时报》;与此同时,各大网站都在大力拓展国际专题网站建设,争夺国际报道的广告市场与受众市场。

  媒体界的调查显示,国际新闻在居民关注的各类新闻中名列前茅,国际新闻的读者群在社会团体中处于上升位置,占据社会主流地位。《广州日报》委托权威咨询公司的调查也显示,《广州日报》头版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阅读率在八成以上;对全体读者、男性读者、女性读者的调查显示,阅读《广州日报》国际版的读者都是最多的,国际版的读者阅读率也是最高的。这些调查说明,国际报道不仅是报业激烈竞争的重要阵地,也是新老媒体(互联网、电视与纸媒)不同平台竞争的重要阵地。

  2.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之下,纸媒国际报道的传统优势正消失,“劣势”正逐步显露

  一方面,国际资讯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特点,改变了国际新闻信息的“稀缺性”,致使报纸受众日趋“严重流失”,同时也使报纸在国际新闻上的时间优势减弱,淡忘了报纸曾作为国际新闻第一来源的地位。

  另一方面,网站对国际专题的“网络整合能力”,开始超越报纸的“版面承载能力”,使报纸在重大国际报道上通过增加背景资料、补充资讯、增加版面的传统竞争力逐步丧失。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报纸的国际报道在内容上需要做出新选择与改变,必须强化刊出国际信息的权威性、独家性、深度化,强化对繁杂国际资讯“精耕细作”的提炼能力,而不再仅仅追求信息的“全面性”。

  3.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众对世界经济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为综合性日报拓展报道空间提供了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把中国经济的崛起置于了一个新的参照体系,中国与全球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加深,国际油价上涨、欧洲债务危机、美元持续贬值等全球经济热点的出现,都会牵扯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读者对经济资讯的需求不再单纯是零散的国际经济动态,而是期待获取客观、权威而理性的深度解读。于是,各种专业性财经报刊开始抢占市场,也对综合性日报的世界宏观经济报道提出了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性报纸的国际报道“同质化”严重,始终存在国际信息稿源单一、版面设置少、报道面狭窄、整合能力差的缺点。更通俗地说,地方性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一直担当着“二传手”角色。

  很显然,如果地方性报纸能在国际报道上突破“二传手”这个瓶颈,传递出独家权威的声音,将有利于扩大地方报纸的内容乃至品牌影响力,进而在新老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制高点”。

  《广州日报》国际新闻报道的“差异化”探索,首先体现在地方性报纸对国际报道传统采编观念的突破上。

  对地方性报纸来说,国际题材做到独家性、本土化的大型策划采访较困难,但《广州日报》看到了国际报道蕴藏着注意力“商机”,经常“主动出击”。多年来,《广州日报》国际部设置专门编译(采访)人员,强化对国际热点的原创性,强化专题策划,逐步完成了从单纯地以“编辑为主”到“编辑+编译+采访”采编模式的转型,有效避免了国际信息稿源的“同质化”,改变了“编辑为主”的被动采编状态。

  比如说,3年来的国际年终报道(2008年的“国内专家访谈”、2009年的“岁末年初访大使”、2010年的“中外高端人物对话”),都属于原创性策划采访;近年积极参与的全球系列峰会(“亚欧峰会”、“金砖峰会”、“G20峰会”、“气候峰会”)等“涉华性”国际题材报道,都是强化原创报道的具体体现,突破了固守“编辑围墙”的采编模式。

  网络时代阅读的“碎片化”趋势,正在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逼迫报业对报纸的版式进行改革。当今报纸新闻版面中,大图片、大标题、短文字已经是主流趋势。一张有吸引力的报纸版面,不再是简单的稿件堆砌,而是在利用版面元素大胆探索和创新,充分运用图片和色彩等“模块”构建视觉中心,尽量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遵循新视觉的理念,《广州日报》国际报道一直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双重产品”――既是一份包含丰富资讯的“内容产品”,又是一份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视觉产品”;力求实现版式语言的“悦读性”,秉承“版面活跃”的视觉理念,采取图文并茂、稿件分拆、注重标题化等方式,注重稿件的悦读性。与同城其他报纸相比,《广州日报》国际版式很好地把握了编排与内容的平衡,实现了版式编排的“差异化”。

  对地方性报纸来说,改变国际稿源的单一模式、及时整合或采访相关资讯、清晰的编辑思路,是地方报纸国际报道“本土化”的重要体现。

  在重大国际报道上,《广州日报》一直坚持“做深、做透、做全”的采编原则,不仅满足于新华社的通稿,还及时补充独家性采访,不惜拿出足够的版面,注重拓展“大事件”的深度、力度。比如,10年前的“9・11”专题报道、2003年8月“美加大停电”专题报道(荣获2003年度广东省新闻版面一等奖)、最近“利比亚战争”、“威廉大婚”、“拉丹之死”等专题报道,在策划主题、版面安排、独家观点、版式编排等各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报道模式。

  《广州日报》的实践证明,抓住重大国际报道的契机,对重大国际事件始终做到“浓墨重彩”,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与轰动效应,大大改变地方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上的“二传手”的被动状态,带动报纸整体知名度的提升。

  要想改变地方报纸国际报道的劣势,就必须打造“内容品牌”,从而在内容竞争中真正实现“差异化”。

  对地方报纸来说,日常的国际报道注重创办符合市场定位的新板块、新栏目,是从题材上实现国际报道“差异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广州日报》对国际板块或栏目设置积极探索,先后创办过“国际视点”、“老广看世界”、“国际人物”、“国际漫画”、“国际科学”、“国际时评”、“圆桌会议”、“热点看他国”等板块或栏目。目前,运作成熟的板块或栏目主要有“圆桌会议”(强调独家观点、声音,荣获2009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国际视点”(强调广度、深度)、“热点看他国”(强调“本土落点”,荣获2010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类一等奖)、“老广看世界”(强调“本地视角”)、“国际时评”(强调“中国元素”)。比如,2009年年初创办的“圆桌会议”,促成了媒体与学者的良性互动,为两者合作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每周邀请两三名专家“座谈”国际热点,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时效性、通俗性的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培育了属于自己的“新闻品牌”。

  对地方性报纸来说,国际报道“本土化”最好的体现,就是如何将国际与国内(本地)新闻结合起来。《广州日报》国际版的“热点问题看他国”(每周不定期刊出一期)创造性地实现了国际与国内(本地)的有机结合,开创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新视角,大大增强了国际报道内容的可读性、贴近性。

  2010年1月创办的“热点问题看他国”栏目,始终以国内(本地)热点话题为新闻由头,及时整合甚至采访他国相关事态的处理方法或教训,从而为国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范本”。2010年8月23日,我国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讨论把醉酒驾车“提升”为犯罪行为,国际版24日刊出《从严处罚“醉驾” 各国出尽狠招雷招》专题,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随后这个有趣、可读性强的专题被网络与其他纸媒纷纷转载。如此本土、本地视角下的国际报道,因切合本土特点而更贴近读者,让所谓“过时”的国际资讯重现强大的时效生命力。

  对纸媒来说,伴随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宏观经济日益成为国际报道的重要内容。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基于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依存度的认识,《广州日报》国际版对宏观经济的报道明显加强。比如,针对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飙升,《广州日报》曾策划推出“高油价之痛”系列报道,从现象与纵深、微观与宏观、现实与历史等多视角,剖析高油价时代的困境。再比如,面对全球经济的起伏,国际版先后推出过《美国经济滑坡:会不会拖垮全球》、《美国经济:初现大衰退阴影?》、《世界经济:下滑“触底”,复苏“路遥”》、《债务危机:制约全球经济复苏》、《全球出现“赤字潮” 经济复苏蒙阴影》等宏观经济专题策划报道。这些聚焦宏观经济的专题,都很好地兼顾了客观与权威、专业与通俗,甚至还被专业性财经网站转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创新。虽然文摘周刊的办报质量在全国堪称一流,但要保住这个办报质量、保住“一流”,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文摘周刊的创新和变化是渐进的,是对报纸的逐步完善和提高,不是突变,不是全盘推倒过去,因为文摘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读者十分欢迎这份报纸。因此,我们只有对报纸存在的不足之处、薄弱之处、差距之处改进、创新、变化。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过去我们只重视内容,认为内容决定形式,这种观念早期也的确给我们赢得了读者、赢得了市场。但是,随着社会文化产品的不断丰富、读者对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形式上的不足日益凸显:报纸从整体上看缺乏大气感、缺少美感,一个版一个风格,显得土气。具体表现在:

  (1)标题撑得过满,版面缺少留白,略显拥挤;(2)字体呆板,缺少变化;(3)同一版面内,不同文章之间的分隔线反差不大,难以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很难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睛;(4)底纹和标题字的搭配缺少新意,不够美观。

  文摘在表现形式上的缺陷,主要原因是我们长期对形式不够重视,编辑主动创新形式的意识淡薄;同时,我们也缺乏专业的美工人才。要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要更好地利用标题的留白、字号和字体的特殊处理、底纹的衬托、红黑白色彩的处理等多种表现形式美化版面,同时巧用照片、漫画、插图,使报纸简约、易读、美观,达到版面内部的和谐平衡、版面与版面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吸引读者的眼球。可喜的是,最近的文摘形式有所变化,特别体现在周二周三头版上。

  作为一张综合性的文摘报,文摘周刊每周三期,共24版,每个版面的定位各不相同。几年来,我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对固定的版面模式和专栏模式。这些固有的模式彰显了报纸特色,但同时也使编辑形成了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报纸的发展。

  以头版为例,本报周一、三、五的头版分别定位为“要闻”、“焦点”和“聚焦”。要闻版信息丰富,短稿多,一般有五六条短稿,配上一条沉底的大稿,偶尔遇到没有那么多好稿子可选的时候,主编也要生拉硬凑,拼成一个版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把吸引读者的长稿子拉到头版来,把原来不合格的短稿剔除,突破固有的版面安排模式,使报纸质量得到保证。有的编辑讲,这样一改哪里还像要闻版呢?更像“聚焦”版和“特稿”版。我们就是突破这个传统的办报思维和办报模式,打开思路办报纸。今年我们周一的头版三次尝试突破了原有的稿件安排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样,周三周五头版,也突破原来只用两条大稿的模式。

  当然,固有的模式突破不突破、变化不变化,关键取决于稿件,取决于读者,取决于市场。版面如此,各版的专栏也是如此。我们每个版都设置了一些专栏,设置专栏的好处是明确了选稿目标,大家在选稿时只要对号入座就行了;弊端就是那些“对不上专栏的稿子”,即使质量再好,也可能上不了报纸。我们引导编辑,要突破这个框框,以稿件带栏目、以栏目带版面,有了好稿子我们可以临时增加一个专栏,如果选不到合适稿件,也可以撤掉原来安排好的专栏,腾出版面安排更为精彩的稿件。

  文摘也需要策划,一个版选摘什么稿件,怎么搭配,都体现主编和总编辑的意图,当这种意图集中体现时,策划则寓于其中。一些重要新闻事实和知识性的介绍,经过我们的精心谋划和布局,则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和报道效果的最佳化。

  文摘如何策划?我们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点:正面报道、正面人物和负面报道、负面人物对比策划;同一新闻内容,不同国家的做法的对比策划;监督报道、负面报道配言论的策划;围绕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反映的策划;同一新闻事实引发不同观点的策划;同一题材不同新闻事实的组合策划和联结策划;同一新闻题材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的呼应策划;为保证新闻效果,版面临时调整的集中策划等等。

  比如,对于特别重大的或者特别典型的新闻事件,5月21日,周三这期报纸,是文摘少有的一期重大的典型策划。头版头条《八级地震楼不倒》;二条《回首惊魂的那一刻》;报眼《举国哀悼》白字黑底,版中一幅安徽省领导和群众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照片。八版是特稿版二篇,《在唐山大地震的日子里》《青龙县躲过唐山大地震》。热评版头条《国旗彰显生命的尊严》、新知版头条《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关注版从内版调到外版4版,刊摘了17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新闻,头条是《巨大的中国停顿3分钟》。特别是情感版,真情感人,图文并茂。八个版有六个版都是整版的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新闻策划。就连档案版,还有一条《世界地震之最》,与此相呼应。这一期报纸大大增强了报道的时效性和感染力,提升了报纸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为了这一期报纸,我们的编辑、老总,延长两三个小时下班。还有年初的抗雪救灾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大策划,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重大的新闻策划我们还有差距,特别是处处可见水平的日常策划,与湖南文萃报比还有不足,这是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时代在发展,新闻媒体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不断创新报道内容,才能常“报”常新,吸引读者。文摘如何在内容上求变创新?

  (一)在内容的时效性上下功夫。文摘也要讲究新,新就要讲究时效,该抢的要抢。出报的当天,我们一定关注当天报刊和网上新闻。有重大新闻,有更好的文章,更好的报道,就要换稿。我们过去是这样做的,效果不错,虽然大家累一点,下班迟一点,也心甘情愿。特别是读者夸赞我们的文摘办得好,时效性强,我们觉得值。但也有一种情况,有的编辑和主编怕麻烦,或怕得罪人,不愿换稿,这种思想实在要不得。时刻想着读者,应是编辑时刻牢记的宗旨。

  (二)在内容的广度上下功夫。一是增加信息量,可在关注版、时政版增设标题新闻。历史版可设想增加《历史的今天》一句话新闻。二是增加报道面,以人物版为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仅报道名人、伟人、时代精英等大人物,还要报道那些身怀绝技却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不仅报道国内人物,还要报道热点的国际人物;不仅报道当今人物,还要报道历史人物。再比如,头版、时政版可设想增加国际新闻,增加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解读。我们还可在一些版面增设专栏,过去我们在文化版增设《小小说》、档案版增设《历史散页》,案例版增设的《请你破案》栏目,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三)在内容的深度上下功夫。文摘的深度主要体现在思想的深度和新闻背景的分析报道和热评、言论上。过去比较注意这一点,但还不够,这需要提高我们编辑整体的理论水平,在选择和编辑稿件内容的思想深度上下功夫。比如,选好言论和有份量的评述,注重把长篇的时评和有新意的理论文章摘编成五六百字的观点消息,既是我们的长处,又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在内容的可读性下功夫。文摘要好看,就要讲可读性。我们的文摘周刊之所以受读者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读性比较强,但也不是每个版每条稿件可读性都强。比如,健康版的《土药方》,常有像中医开的药方,一般人看不懂。这就需要变,变成老百姓一看就懂、一懂就能用的土方。再比如,《新知版》,有的科技发明类稿件,术语多,生涩难懂,这就需要选择可读的稿件,或者把长篇压成短篇,甚至简讯,让读者一目了然。人与自然类稿件、科学探索类稿件,可读性强的则少压,注意保留情节。总之,“重要的,好看的,健康的,实用的”,应是文摘的用稿原则。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