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发轫于南洋公学译书院这家社怎样走过40年?

发布时间:2024-03-02 04:55人气:139

  :发轫于中国近代最早的出版机构南洋公学译书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简称“上海交大社”)自1983年成立以来,已走过40个年头。40年来,上海交大社以高质量选题为基,在主题出版、教材出版、数字融合、国际出版、科普出版等领域持续深耕,为市场贡献了一批批“双效”好书。下一个40年,上海交大社将继续朝着一流大学出版社的目标迈进!

  1898年,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出版机构——南洋公学译书院载誉出世,其在设立之初便确立了宏伟的目标,即“为成才之助”“周知四国之为”,出版了严复的《原富》(即《国富论》)等风行一时的书籍。发轫于此,1983年上海交大社正式成立。今年,上海交大社迎来40周年华诞。

  四十年来,上海交大社一直以高质量的选题为基,把牢出版的政治方向、加强重大选题的策划,突出交大学科特色、坚持紧跟科技前沿、深度服务国家战略;以高质量的出版水准为要,健全三审三校、顺应出版趋势、注重社会与市场双重口碑提升,把满意度作为纽带,建成作者、读者、编辑的共同体;以高质量的员工队伍为核,加大优秀编辑推送力度、加大骨干编辑培养力度、加大青年编辑选育力度,以人为本、群策群力,努力打造一流大学出版社。

  四十年来,上海交大社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监督保障作用,落实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建设能够带动全社员工团结向上的班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与母体大学职能部门、院系及校外组织的共建沟通,在教材建设、学术著作出版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于“双一流”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秉持“党建工作和出版社经营发展工作深度融合”的理念,严格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细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

  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导向,严格按规定执行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书号管理、样书缴送等出版管理制度,筑牢意识形态的“生命线”。

  四十年来,在企业文化上,逐步积淀了“讲人气、讲正气、讲书气”的优良传统,“实力、实干、实绩;善良、智慧、敬业”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共同目标,“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市场优先”的发展战略,“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在品牌建设上,连续6年在教育部社会效益评估中表现优秀;先后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国家教育委员会“先进高校出版社”、商务部等五部委“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教材委员会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特色单位”、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精神文明单位”“版权贸易先进单位”“上海版权示范单位”等荣誉和称号。

  共承担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25项、“十四五”规划项目12项,已连续15年共计46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百余种图书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特等奖。多次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表彰。

  四十年来,上海交大社不断优化整合各事业部,逐渐形成科技、教育、人文社科、医学四大出版集群,搭建融合发展、主题出版、教材出版、国际合作等前沿交叉出版阵地。

  目前,上海交大社有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共计19个内设机构,下属3家全资子公司,在册职工数量194人。2022年,出版新书1530种,重印书2443种。其中,《细胞简史》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实现上海交大社的又一次新突破()。

  四十年来,上海交大社坚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学校学科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服务科技发展需求,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凭借母体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深耕学术出版。相继策划出版了“大飞机出版工程”“海洋强国出版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精准医学出版工程”“转化医学出版工程”“东京审判出版工程”“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中华博物通考”等大型出版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图书奖等,在市场上形成交大辨识度,塑造交大特色的学术出版品牌。

  服务全国人才培养和学校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体系取得新突破。成立教材出版中心,设立出版基金,资助大学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材出版,定制适合各院校、院系实际的教材建设方案。近年来,上海交大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相继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的教材图书奖项,包括获国家及部级奖项33项,获华东地区奖项103项,获上海市及其他省级奖项30项等。上海交大社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奖,《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船舶原理(第二版)》上册、下册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在职业教育教材方面,《新核心高职英语系列教材》《模具制造工艺项目教程》《会计学基础》等102种教材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新核心高职英语系列教材》《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等88种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此外,“交大之星”“星级训练”等已成为知名度较高的K12阶段教辅品牌。

  做强主题出版。依托母校资源,陆续推出“平易近人——习的语言力量”“钱学森系列图书”“国之重器”“科学家精神”等系列品牌,出版了《查医生援鄂日记》《科技成就中国》《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翱翔:中国大飞机在崛起》等好书,紧扣时代特征,凸显上海特点,弘扬交大特色;《质量简史》《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新中国》等图书,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阐述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中国方案,进一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结合上海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优势,打造“新时代大思政课”主题图书,深入诠释“大思政课”的内涵,打造“大思政课”图书品牌()。

  做强融合发展。上海交大社深耕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融合,立足学术资源优势精耕垂直领域,以此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数据库云平台》整合七个学术数据库,发挥学术出版数据库“集群”优势,成为交大融合出版品牌特色。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专项规划的《大飞机立体化知识服务平台项目》,以“大飞机出版工程”系列丛书为基础开发,逐步向学术领域知识的结构化、关联化目标迈进。参与共建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以“融合出版资源中心”为基础,开发“交我学”课程出版平台,打造新形态教材出版示范项目,助力母体大学学科建设。

  做强国际出版。目前,上海交大社累计近200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多种图书被评为“全国优秀输出版图书”,在全国大学出版社名列前茅。成功入选中国-新加坡经典著作互译项目承办主责单位,获评“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成为交大的文化品牌名片。近年来,不仅有系统化的学术出版版权输出,还与海外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联合设立出版中心。在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同时,还立志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尽绵薄之力。

  做强科普出版。上海交大社追求将优秀的医学知识、科普知识以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程林教授所著的《细胞简史》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该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关于细胞的基本知识,又讲述了细胞相关历史性创新人物的前沿研究故事,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可读性和故事性的优秀科普著作。“走进美丽的核科学世界系列”的《守护你的甲状腺——核医学有绝招》《漫话核医学与骨骼健康》荣获第四届“中国核学会科普奖”,《唯爱健康“医”讲就懂》入选“中国医界好书・医学科普类”。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下一个四十年,上海交大社将牢记使命,继续奋斗!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牢牢抓住“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核心关键,坚持质量是基、效益为王、人才为本、体制机制为要,推动上海交大社稳健发展、不断壮大。以党建引领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把准新时代行业的发展特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拓宽新的增长点。持续开展围绕产品结构与选题方向的调研与讨论,围绕各分社特点形成“双效益”并举的布局规划。

  始终坚持四大发展战略。科学推进人才强社战略——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力争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精干高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出版社的竞争优势。深入推动融入交大战略——深耕优势学科学术出版资源,与学校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围绕学科评估布局出版社教材出版业务,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保障教育教学。持续加强国际化战略——推出更多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准、引领国际文化潮流的交大版图书,努力打造交大乃至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具有本社特色、有一定影响力的融合出版项目,形成融合发展特色品牌;培养一支适应融合发展形势和市场变化的编发和管理队伍,努力营造社内良好的融合发展创新氛围。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守正,是守住上海交大社的品牌特色。创新,是保证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选题策划既要老生常谈,又要推陈出新。上海交大社将启动“大海洋出版工程”,与“大飞机”形成双轮驱动;围绕“四新”学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实现实质性推动;健全市场图书培育机制,策划打造“文治堂”“智识塔”“接力棒”等市场图书品牌;分批实现新策划、好创意的融合产品落地,在新形态教材出版上形成一批模板,在借助新媒体推进编发融合上产生实在效果;加快落实鼓励创新、引导创造的政策,探索“创新团队”与特殊扶持政策的建设工作。

  春华秋实四十载,奋楫争先新时代!上海交大社将坚持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强责任、抓质量、控风险、育人才、促发展”的经营思路,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实干笃行,共同推动出版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继续朝着一流大学出版社的目标不断迈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