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波澜不惊与暗流涌动:2023年上半年财险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06 11:21人气:147

  2023年上半年,在各行各业纷纷吐槽宏观经济“温差”,表示对政策刺激力度不及预期的失望的同时,财险行业却展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1-6月财险市场实现保费规模8778亿元,同比增长9.26%,与去年同期增速持平

  与此同时,财险行业的深层次变革仍在持续演化,险种结构、成本结构、竞争格局等因素正在塑造财险市场,财产保险将向何处去,仍是一个待解的命题。

  从保费贡献来看,非车险对财险市场的贡献有所提升,增量贡献达到70.63%,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非车险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阶段性保费规模高于车险,占比达到52%。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车险内部,其增长动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农险和健康险仍然是非车险两大动能,但是对财险市场整体的增量贡献有所减弱,2023年上半年两大险种合计增量46.4%,比2022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比2020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责任险增量贡献逐年上升,政府将责任险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出台制度强制要求企业购买或通过补贴鼓励企业购买安责险、雇主责任险、首台套等险种,责任险增量贡献达到13%,比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此外,政府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工程险较快增长。主要由民营企业和个人作为支付方的家财险、企财险、意外险增长乏力。

  2023年上半年,财险行业费率变化呈现两极化趋势,行业总费率同比增长22%,而具体到险种则呈现车险下降(-18.25%),责任险(+50%)、农险(+7%)上升的形势。市场费率此消彼长的背后,是监管机构在推动财险费率的市场化,只不过在车险和非车险领域,监管机构的着力点和发挥的作用都有较大不同。

  在车险领域,监管推动赋予保险公司更大定价权,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压缩车险虚高的价格,最终实现“降价、增保、提质”的目标。市场化改革在价格端的表现则是车均保费下降、车险费率下行。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在2020年实施车险综合改革一整年后,车辆平均所缴保费2762元,较改革前降低21%,累计为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超过2000亿元。

  2023年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并且要求执行时间不晚于2023年6月1日。截至2023年6月底,车险的单均保费已经同比下降11.57元,预计车均保费也将同步下行。

  在非车险领域,监管主要发挥的作用是逐步“收权”,通过夯实定价基础、建立价格回溯机制、规范费率审批制度等方式,约束财险公司定价行为,推动产品成本结构变化,提升赔付率占比,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以短期意外险为例,由于其高杠杆、低保费的特征,往往被保险公司作为“赠险”进行捆绑销售,侵害消费者权益。而具有互联网色彩的航意险更是由于严重依赖航司渠道,导致成本结构畸形,有的保险公司航意险费用率高达99%,无形中滋生了腐败和洗钱的风险。

  2020年,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表示要“建立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健全意外险精算体系”,“建立产品价格回溯调整机制,探索建立与内控水平、销售渠道、销售方式、赔付情况等因素挂钩的费率调整机制,逐步淘汰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定价明显不合理的产品。”

  此后,原银保监会先后制定《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意外险的赔付率、费用率进行重点监管,并针对互联网意外险设定费用率上限。在监管组合拳下,意外险水分被大幅压缩,费率逐年下降。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展示的费率为实际费率乘以固定值后的调整值。

  在其他竞争激烈的非车险领域,监管机构同样采取同样的费率改革思路,推动非车险成本结构优化。非车险在回归保障本源的同时,保险费率也同时进入下行通道。

  2023年上半年,另一个预料之中的现象就是赔付率的回升,根据监管机构发布的数据,1-6月行业赔款支出4755亿元,占保费比例为54.17%,较上年度增加3.37个百分点,这对于上年度综合成本率98.9%的财险行业而言,这几乎意味着行业性的亏损。

  除此之外,气候变暖造成的气候异常更加明显,北方降雨明显增多,引发7月底至今的洪涝灾害。而北方在防洪设施、防洪意识上与南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更容易引发汽车房屋受损、农田被毁、设备损毁等灾害,给财险公司带来更大的赔付压力。

  有趣的是,在财险市场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头部市场主体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经营策略,究其原因,不仅取决于它们各自在市场中的位置,也取决于自身的基因和经营优势。

  人保财险:顺势而为。人保财险作为行业龙头,不仅在车险业务经营上有较大的先发优势,而且由于其自身红色基因和背景,在政府支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环境中更是如鱼得水。在整体竞争策略上,人保财险顺势而为,在总体增速和分板块增速上与市场保持一致,但由于近年来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剥离亏损业务,导致责任险增速慢于市场,对非车险增速略有影响。

  平安产险:保守谨慎。平安产险在经历了2022年信保业务暴雷之后,对非车险的扩张更加谨慎,在当前国内企业收入和利润负增长的背景下,以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见长的平安更多采取收缩策略,上半年保费增速5%,落后市场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分经营板块来看,平安车险增速6.12%,略高于市场,非车险增速2.92%,大幅低于市场增速。

  太平洋:全速前进。太平洋财险作为一家地方性的国企,近年来在发展策略上颇为激进,在农险、健康险等领域全速出击,抢占市场份额,2023年上半年车险增速5.39%,略低于市场增速,而非车险增速高达24.11%,接近市场增速的两倍,大有不甘第三,力争第二的味道。

  如果从年底回望2023年,7月份应该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时间点。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隔三年再次提出“逆周期调节”,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同时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尾声,中美关系有望回暖,因外需疲软导致的出口下滑有望改善。

  多种因素影响下,下半年经济会体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增速将快于上半年,在政府投资拉动下,责任险、工程险、保证险等有望快速增长。农险受益于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增点扩面,将继续高速增长。总体来看,非车险仍然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引擎,对财险市场总体发展也可以更乐观一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