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推进健康服务消费!四川健康医疗格局将迎来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3-11-30 16:52人气:78

  11月27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实施,一共八个方面22条措施。

  其中一方面包括“推进健康服务消费”,那么从这份《措施》来看,未来在医疗健康板块,四川的健康消费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公立医疗格局会有哪些变化?社会资本又将迎来哪些机遇?

  加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等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等医疗联合体,加快发展中医药治未病。

  区域均衡布局是这一段的关键词。从地理位置上看,成都、德阳到南充,再到泸州、宜宾,从川北再到川南的这一带,基本覆盖了四川省内的主要城市。

  目前,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已于2022年12月正式开诊,围绕儿童内外科开设了20余个亚专业方向的专家、专科门诊。位于德阳市旌阳区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计划在2025年6月投入使用,这是四川省首个中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根据成都中医附院官微,医院将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输出医院,依托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建设,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病、妇科、肿瘤四大重点学科群建设为引。

  位于泸州市江阳区的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则在今年9月完成揭牌,计划2025年12月投入使用。项目以山东省立医院为输出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医院为依托医院,建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创伤、内分泌代谢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位于宜宾市叙州区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计划2023年12月20日前开工建设,2025年6月前投入使用。项目由宜宾市与重医儿院合作共建,重医儿院主导医院运营管理,预计将引进近百项新技术,重点发展儿保、肿瘤等特色专科,创建新生儿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儿童呼吸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位于南充市高坪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则在8月31日完成揭牌,由南充市中心医院牵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共建。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从儿科、中医到创伤、内分泌代谢病、心肺血管疾病,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各有所长,不仅能形成差异化互补的关系,也能打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后可能造成的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发布的《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曾指出,“全力争取综合、高原病国家医学中心和心血管、呼吸等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四川”,可以看见,规划正在步步推进,未来或许还会有高原病等更多的相关专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省内其它城市。

  发展康复护理医疗服务,增加护理院(站)、护理中心、康复医院等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数量。

  康复医疗、医美领域的健康消费除了公立医院、机构有参与外,目前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资本在参与,未来也将包含更多机会。四川本就是社会办医的热土,不仅允许按三级医院设置和达到三级医院基本标准的社会办医机构冠名“四川”,还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医联体;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禁公立医院以任何不当名义和理由,限制医生多机构执业等多项对社会办医的利好政策。

  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开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四川省由社会资本参与办医院的数量达1850家,在全省2534家医院机构中占比73%,超过67%的全国平均线。

  在数量的基础上,还应该朝优质发展,无论是医美、康养,还是其它消费医疗,向高端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不仅仅只是鼓励政策,更四川对社会办医未来的期待。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升“药养”“食养”等特色养生养老服务,拓展阳光康养、森林康养等旅居养老服务,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国际老龄消费中心,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型养老服务产业集团。

  新时代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随着广大60后加入退休人群,老年人的康养需求、支付意愿以及支付能力将大幅提高,传统养老模式将得到改变。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地区,“旅居康养”将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这一点在四川表现明显,依托光热气候资,提出了“康养”概念的攀枝花如今已经将“阳光康养”标记为自己的名片。不仅是攀枝花,凉山、广元、汉源、巴中等地都制定出台了具有特色地方康养产业政策。不过,下一步积极引进国家项目落地、建立地区性康养产业开发基金、支持康养产业并购重组,打造龙头企业、支持区域康养基地建设和服务人才培养等,形成产业链更为重要。

  有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旅’的特色化和‘居’的标准化,使得老年人宾至如归,还要以区域为中心配置医疗资源,防止老人意外。”从这一点看,医疗资源仍是不少地方政府在打造康养产业时的薄弱环节。

  目前,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占全省人口总量的21.7%,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七,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同时,四川省的老龄化还具备“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三化”全局特征,“深度老龄化与严重少子化并存、家庭小型化与人口分离化并存、未富先老与慢备快老并存、城乡倒置与区域失衡并存”的“四个并存”区域性特征。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退休老人而言,不离开原有住所,在社区的帮助下,在附近医疗机构的支持下度过健康期和康复期,应当是主要选择,这也意味着家庭养老仍然是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2019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印发了《四川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第一版)》,服务对象主要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区域内的常住人口。2022年,四川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8万个。

  到2025年支持300个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养服务中心,重点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康护养服务。

  一名体重60公斤的老年男性,如果完全瘫痪,想要帮他翻身,绝大多数女性照护者很难做到。失能照护,始终是居家养老的痛点和难点。针对这部分人群,能否实现订制服务,考验的是地方政府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四川基层医疗资源全而不优、大而不强。省卫生健康委一组数据显示,四川卫生院机构和人员数量、卫生室机构数量、村医数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底 ,四川共有7.9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10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84个乡镇卫生院。但论医疗设备配置、人才队伍结构等指标,均低于东中部省份和重庆市。尤其是基层诊疗量占比从2009年的70%下滑到2020年的57%,相当于100个群众仅57人前往基层看病。

  届时,各个地方政府如何调动医疗机构参与入户服务的积极性,如何确定家庭照护费用的标准,如何针对医护的服务增加合理的服务性收费等细节,可能都会影响着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最终效果。

  推进智能化适老产品开发,打造老年用品产品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老年用品市场和体验场所。支持各类机构举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开展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创建,引导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安全健康的国产婴幼儿用品。

  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统计,目前全省已有超5000家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服务超过12万个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涵盖社区服务型、托幼一体型、单位福利型、医育结合型等多种模式,发展出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延时托、夜间托等服务种类。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3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指出,将新建、改扩建1万个普惠性托位,持续扩大全省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并计划安排资金1亿元,其中省级安排0.5亿元,市、县两级安排0.5亿元。

  ▐线索征集:如果您有健康行业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一经采纳必有酬谢,爆料可直接后台留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