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3-12-11 06:44人气:55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就《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

  为强化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制度保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我局牵头起草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修正案(草案)》,现广泛征集社会各方面意见。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23年12月11日前反馈至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通信地址:杭州市钱环路160号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监测处);联系电线;传真;

  为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杭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为实现生态文明而从事的各项建设及其相关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五)落实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政策措施;

  (七)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保障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计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公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规划目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制度保障等内容,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等相衔接。

  经批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非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要求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实施计划,确定年度目标和责任。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开发政策,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水、土地、大气等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编制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以及布局重大项目,应当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保护区域和限值,建立严格保护和动态管理制度,确保基本生态功能供给。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等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履行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的职责。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有关空间规划要求,组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明确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范围。市和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城镇开发边界实施管理的具体办法。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并强化多规合一,加强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的传导落地,落实上位规划目标和要求,体现规划管控和导向,确保规划空间精准落地,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序发展,优化空间资源配置。

  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附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通过优化城镇功能、完善城乡布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市和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协调利用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绩效。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城市设计导则,加强城市风貌管控。通过城市天际线的修复和空间廊道的规划控制,逐步形成城市风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打造宜居环境。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服务业、生态工业等生态经济发展,加快淘汰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促进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

  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和空间管制制度,落实《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等目录,严格执行产业项目联合审查制度,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限制发展资源型行业。

  企业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促进清洁生产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资源环境配置量化管理制度,促进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盘活存量环境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能耗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权确权,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推进水权确权登记和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开展排污权交易。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税务、人民银行等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排污权交易工作,共同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实施水、电、气等资源要素差别价格政策,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行业采取惩罚性资源价格。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促进节能环保。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和无燃煤区建设,不断降低煤炭能源消费比重。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技术,构建产业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安全、产品优质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金融机构应当在行业监管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相协同的绿色金融业务,在信贷、证券等金融业务中应当充分考量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信用等级。

  加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率先在环境敏感地区、重污染行业、环境监管重点单位推行。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检测监测、鉴定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碳资产管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监测设施运营维护、环境污染治理等社会化第三方生态环境服务制度。

  第三方生态环境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接受委托提供生态环境相关服务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规定,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并对有关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第三方生态环境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建立违法行为信息公开制度和退出机制,对未按照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提供生态环境服务或者在有关生态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建设活动应当科学合理,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障生态安全。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应当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留、保护包括钱塘江、运河、苕溪、西湖、千岛湖、西溪湿地在内的原有江、河、湖、溪、山、林、田、湿地等自然生态要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古城镇、古村落等历史遗迹,防止对自然生态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多样性的破坏。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改善城乡生态系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制定有关水、土壤、大气等资源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方案,加大调查、评估、保护和治理力度,并实施生态化修复措施。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严格森林采伐、占用林地监管,扩大森林面积和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发展森林生态产业。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持续推进植树造林,优先推广乡土树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持续改善林相景观和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绿化工作,鼓励和推广立体绿化等新型绿化方式。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落实水资源管理考核责任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落实对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促进城镇低效土地盘活利用、强化建设项目用地监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进行开采和生态修复。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并落实生活垃圾管理目标,通过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置,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和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引导生态文化建设,积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弘扬生态文化,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质。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物业服务企业、行业协会通过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形式,规定生态文明建设自律内容,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形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宾馆、家庭等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强化民用建筑节能,逐步提高节能建筑比例。

  新建政府投资建筑项目、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项目等,应当按照绿色建筑相应标准进行建设。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低碳交通生态体系,优化城乡立体化、智能化交通网络,鼓励低碳出行,保障与完善公共自行车和大众公交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低排放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建立高污染排放机动车淘汰制度。鼓励优先购买和使用低排量的绿色车辆。

  交通运输、渔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推进内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鼓励船舶使用清洁能源。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生态环境、科技、财政等部门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发展,鼓励、扶持码头建设岸电设施。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可追溯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地认定制度,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加快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

  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和应用推广力度,积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加快产业化转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意见建议,进行监督。

  对涉及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或者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在决策前应当听取公众意见。

  依法纳入环境信息披露范围的企业应当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信息应当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托政府网站等设立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集中公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内容,供社会公众免费查询,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及时公开环境信用信息。

  生态文明建设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生态和环境违法信息记入信用档案,依法公开生态环境严重失信名单。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

  公民、法人、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有权依法对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相关违法行为及国家机关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情况进行监督。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对其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情况的监督,及时调查处理新闻媒体及各方面反映的问题。

  基层自治组织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影响公众生活的环境污染实施监督管理,并可依法调解因环境污染产生的民事纠纷。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污染环境行为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当及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工作机制,鼓励开展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统筹整合。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依法接受监督。

  市和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并优先保障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地区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对决策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和后果负责。对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审计机关在开展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包括对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情况进行审计。

  区、县(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负领导责任,应当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职责和监管方案,加强乡镇、街道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

  市生态环境部门对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以自己名义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执法,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跟踪督查、考核通报的措施,落实对下级政府和同级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采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监管方式,建立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制定监管计划方案,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处理公众举报。

  使用自动监控监测设备、设施的单位,其监控监测设备、设施按规定进行检定或者校准后获得的非现场监管数据可以用于执法监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形成统一的环境监测体系。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方案确定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组织有关部门在生态保护领域依法推行综合行政执法。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他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健全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会商督办、信息共享和奖惩措施。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26字定调明年能源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进行第二次修订,并予以发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23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

  生态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省生态环境厅11月24日印发了《山东省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311”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环保产业集群,打造提升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2月2日,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成立大会在东氿校区举行。江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宜兴市委副书记、宜兴市人民政府市长胡小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终身教授邢宝山,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

  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在江苏人大网上公布。本条例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发布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加快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决定,全文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加快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决定(2023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为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决策部署,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云南省丽江市编制了《丽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

  2023年11月22日下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动员会在兰州召开。至此,第三轮第一批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在进驻动员会上,各督察组组长指出,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为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生态安全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反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美丽吉林建设铺就绿色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1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关于印发〈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环督察〔2022〕58号),推动全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

  2023年11月,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江门市督察发现,台山市镇海湾等海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不力,养殖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不足,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及尾水治理推进缓慢,海水养殖业监管缺位,影响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一、基本情况台山市大陆海岸线公里,在全省县级市中排名第二;领海基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进行第二次修订,并予以发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23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

  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正在以能源结构深度清洁转型为抓手,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华中区域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超41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43%。1~9月,华中电网新能源消纳表现突出:区内省间清洁能源交易电量7.74亿千瓦时,同比增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厦门市建设局等7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推行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完善城市建筑用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和碳排放,提升建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和碳排放,提升建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2023年11月20日,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执董会批准了湖北黄冈大别山生态保护和近零碳绿色发展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89亿欧元,其中亚行提供约1.90亿欧元(2亿美元)主权贷款,国内配套资金约1.99亿欧元。亚行贷款期限25年,含6年宽限期。项目旨在改善大别山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生计机会和气候

  2023年,对于全球碳图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欧盟CBAM碳关税正式实施,我国由能耗双控全面转向碳排放双控,首批CCER方法学公布,CCER启动准备工作就绪,《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出台…我国“双碳“目标战略在稳步有序推进的过程中极大地改变着我国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时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

  从东部的长白山,到中部的松辽平原,再到西部的莫莫格湿地,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吉林的重要资源优势。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吉林省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电

  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郭学军,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周中国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

  论坛主题:“碳”寻新发展,角逐快车道论坛名称:2023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活动涵盖:电力、光伏、环保行业指导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承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环保网时间地点:2023年12月20日北京论坛形式:主论坛+3个分论坛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省级环境保护科研项目,其中包含典型流域农田退水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及关键消减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共21个,详情如下: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3年省级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立项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安徽省省级环境保护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我厅组织了项目申报工作。2023年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从轻处罚事项清单》《江西省生态环境减轻处罚事项清单》《江西省生态环境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三张清单》主要依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等文件制定,坚持行政处罚合法与合理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

  2023年5月24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广州市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并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发挥环境基础设施效益提出具体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市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及各区

  贵州省发布下达2023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的通知,下达2023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30015万元,用于支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的通知黔财资环〔2023〕67号有关市(州)财政局、生态环境局,

  20日,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兰州正式揭牌成立。甘肃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作为一家省属国有企业,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按照“总部管控+专业化运营+区域协作”的运营模式,主动参与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水利建设、城乡供水、节水科技、水生态环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就废止部分部门规章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请于2023年12月19日前将意见建议书面反馈。关于就废止部分部门规章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关于规章清理工作的要求,做好部门规章立改废释工作,我部拟对部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日前,四川省委政法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典型案件,其中包括甘孜州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州长郑天强违规协调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案。通报称,2015年初,时任乡城县委书记郑天强接受周某某的请托,给时任乡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常某(已另案处理)打招呼,帮助周某某协调继续办

  为严厉打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弄虚作假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江苏省查处了一批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弄虚作假案件。为巩固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扩大查处环境违法问题震慑效应,现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一、苏州市某通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弄虚作假案案情简

  近日,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获悉,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计划公布。由大唐环境特许经营分公司申报的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作业防火技术规范》(标准编号DL/T2375-2021)成功获准入选该翻译计划。这是该公司继去年《火电厂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检修

  为优化营商环境,妥善解决建设单位涉及环评调整变更相关问题,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调整变更工作,同时有效衔接排污许可及环境保护设施自主验收,参照生态环境部及上海、重庆等省(市)管理规定,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草拟了《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调整变更工作的通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