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百事娱乐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新闻导语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09:29人气:186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公务员之家: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

  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南京政府的灭亡,无疑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新鲜的事实,不但全国人民关注,世界各国也关注。这一事实的重要程度是战役前后的其他任何事件不可比拟的,最振奋人心,最有意义。因此,将它写在最前面的导语里,是最吸引读者的。

  2、本报武汉专电3月下午,武汉市江岸区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数十人不同程度受伤。(2003年4月5日《湖南日报》)

  这条导语只有一句线个字,它把新闻事实中的时间、事件、结果三要素十分清楚地作了交待,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让人一目了然,明白无误。可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3、今天下午,记者终开见到了陆蓓英。撩开门帘进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妇女。她一头披耳短发,遮住了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2002年7月8日《文汇报》)

  这条导语用“身材瘦小”,“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来描写被拐卖妇女陆蓓英的外在形象是最富有特色的,因而让人读之便欲罢不能。

  因特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语言的风格,包括印刷媒体语言(例如报纸、杂志等),广播语言(例如广播、电视等),同样也改变着网络上的语言风格。今天的人们可以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新闻,如伊图尔&安德森所言:“在今天这个媒体意识的世界,新闻来自各种印刷、电子及广播前沿(2003)”。

  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上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电子新闻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多如牛毛的网络新闻报导中,硬新闻-有时也称为“突发新闻”,“例如谋杀、市政会议、政府官员的演讲等等-媒体都会及时甚至是自动的报导”(伊图尔&安德森,2003),网络用户最关注这些新闻,因此其点击率也最高。本文着重研究网上硬新闻导语的文体特征。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既有统计又有分析,前者用于归纳导语的一般特征,后者用来分析典型特例。(研究的导语共35则,摘自CNN新闻网站)。

  新闻导语是英语新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导语是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消息的语言媒介,在新闻报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导语通常指新闻的第一段(有时也包括第二段)。概括式导语一般指第一句话,包含了新闻报导的核心事实,回答了“五个W一个H”的问题(即who,what,where,whenandwhy和how)(伊图尔&安德森,2003)。

  “概括式导语用于新闻报导中因其直接陈述了要点。这样,人们就不需要猜测或等待来找出新闻的主要的内容。大多数人没时间把报纸从头到尾读完,他们看新闻的时间有限因此不会总是读完整篇文章,因此要求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报导的开头。(伊图尔&安德森,2003)。”

  对网络新闻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网络新闻的目标观众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网络用户,对他们来说,作出选择只要轻点鼠标就够了。根据Thornborrow和Wareing的观点,“媒体文本不是从真空中产生的,也不是任何人都会来阅读的,而总是以不同群体的读者或观众为目标。(2000)”因此,为吸引读者或观众,新闻网站的记者和编辑们非常重视新闻导语,因为精心组织和写作的的导语可以吸引观众继续看完整篇报道。

  概括式导语通常在文章的最开头,传统上这种文章称为倒金字塔式,其中段落的排列按重要性逐渐下降。导语概括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在网上新闻报导中,概括式导语尤其常见(在几乎所有的硬新闻中,导语只有一段,本文研究采用的35篇CNN网上新闻都是一段式的导语)。网站编辑通常把导语放在标题的正下方,同时配有插图或音频视频材料,而详细的新闻正文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看到。

  “写作概括式导语的一般规则是:用一个自然段来概括整个事件,字数不超过35个字(伊图尔&安德森,2003)。这是传统印刷新闻媒介-报纸-所遵循的导语写作规则,其目的是选词的经济性和效率性。网上新闻在长度上更灵活,因为网上没有像报纸那样的空间限制,然而对今天“技术精明,时间宝贵”的读者来说,经济性原则在节省时间方面尤为重要。

  在35篇采用的导语中,只有三篇(占总数的8.6%)是包含了两个句子,还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大部分导语是一句话导语,使读者能够在不间断的情况下获得最多信息。英语新闻导语中的语言往往简洁、概括,因此决定了导语的简洁性。但就其字数来说,网上新闻导语更加灵活,每篇导语多余或少于35个单词网上新闻导语也要严格遵循经济性原则,其中大部分(74%)的导语包含26到45个单词,其余的含有25个单词以下或46个以上,因此平均含有32个单词,仍然低于35这个上限。但是网上概括式导语更长,不是特别手字数限制,如伊图尔&安德森所言“正在发生什么呢?其他媒体(除报纸外)正在重写新闻的定义。最新的新闻管理者,不受控制的因特网…重视速度和轰动效应,准确性倒在其次。新的媒体不会遵循最高标准。”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导语在长度上不受传统媒体规则的严格限制,但仍强调用词的经济性原则,形成信息容量大的一句话导语段。为使导语直接、风趣,易于接受,往往使用自然平实的单词。Gunning曾说过:“大词能帮你组织思想。但是要使你的信息为别人所接受,应把你的思想和别人的经历联系起来。任何人都熟悉的短而简单的单词正适合这项工作(2003)。”网上新闻导语中主要动词的选择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在这35则导语中主要动词如下:halt,work,halt,flee,find,drag,rise,boot,confirm,prevent,take,arrest,testify,rock,sound,bundle,seize,plan,call,fall,order,attend,head,find,have,stump,kill,base,indict,move,end,suggest,ask,face,accuse以上大部分单词都是单音节词,其中只有8个是双音节或三音节词,占总数的23%。通过这些主要动词,导语更容易被理解甚或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记者应极力避免正式、矫饰的语言,尤其是在导语中。(伊图尔&安德森,2003)。对网络用户来说,选择的机会很多,做出选择只不过是轻点鼠标这么简单,因此,网络新闻导语写作上尤其应注意这点。

  大多数网上新闻导语只有一个句子,同时信息含量大,因此句子组织就成了一项很有技巧性的工作,不仅为了追求高效利用每一个字,而且要使句子更流畅易懂。“我们说话或写文章,不仅应该在词语选用上下功夫,还应对每一个句子反复斟酌,认真锤炼…如何避免语句表达的单一化,如何使句子开头多样化,如何写出生动活泼的句子,如何达到简练…(吕煦,2004)。”如若网站上新闻导语的句子结构单一,没有任何变化,只会让读者敬而远之,选择别的网站。因为尽管新闻内容是严肃的,其表达形式却要求简洁、概括、生动、引人。“通过复杂句和简单句的结合来达到句式变化。(伊图尔&安德森,2003)。”大部分网上新闻导语只包含一个句子,因此可以通过变化句子的内部结构来获得句式的多变。“作者应采用各种句子结构,也就是说,在文本中既有主句又有从句,并在并列和从属句之间产生变化。如果只用主句,篇章显得断断续续而又幼稚愚蠢。如果句子中有大量的从属从句,文章会显得特别复杂甚至难以理解。(Wright&Hope,2000)。”

  在35篇导语中,句子中使用了大量过渡词或词组,使大量信息紧凑的融合在一个句子中:

  在该例中,“whose”引导的关系从句只能用另一个主句来替换,如果那样的话这则导语将会有两个句子,又违背了经济性原则。公务员之家:

  总之,网上新闻导语要求句式的多变,使语言风格生动而富有变化,同时也要求遵循经济性原则以满足特殊读者群的要求。

  “因特网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巨大的电脑网络,枝杈伸展,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在这上面全世界的各种组织和个人可以互相交流。对记者来说它是一件无价的工具,因为它意味着可以即时获得任何信息。”因特网同样也产生了一种新的媒体文本和语言风格。对新闻导语的文体风格来说,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子媒体强调语言运用的灵活多变,且不受版面空间的限制,在语言风格上更注重信息含量和谈话式文体。

  “报纸上的报导更深入更广泛,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资料来源和报导空间。电视在报导中又加上了人的脸,因此使报导更加人性化。网络使人们可以即刻报导刚发生的事件,可以让人们选择个人想看的内容和选择什么时候去看(伊图尔&安德森,2003)。”网上新闻更注重即时性和趣味性,正是因为这些区别,网上新闻导语并不完全遵循印刷媒体的写作标准。

  2.贾玲华.2003.论网络英语新闻特点及阅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ol.25,No.3.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导语是新闻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它用主要的、新鲜的新闻事实,简明生动的语言,概述新闻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广播新闻的导语跟报纸新闻的导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像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具体形象;但是,由于它是给听众听的,故从听的需要出发,也有其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是:

  1、广播新闻的导语要以最简洁、最生动的文字,概述整篇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一下子把听众“钩住”。广播新闻的导语不能像报纸新闻的导语那样写得过于抽象或过于具体,而应像报纸新闻的标题那样,着眼于用最精练的文字,概述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既不过于虚,又不过于实,而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以虚带实,以实补虚。

  2、广播新闻的导语尽可能只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它事实移到主体中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线、广播新闻的导语,最好用单句,即采用主语、谓语加宾语的句式,少用或不用复合句,不用倒装句。上面,我们简要地谈了广播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广播新闻中,哪几类导语用得最多呢?

  (1)概括式导语:亦称为叙述式、提要式导语。这种导语采用叙述的方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给听众以“听觉先导”比较适合于听。

  (2)结论式导语:这种导语的句型和结构比较简单,干净利落。同时,这类导语有事实,有结论,听众不费思索,就能抓住要领,比较适合于收听。

  (3)提问式导语:这类导语可以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主题,便于使听众掌握重点,容易引起听众关注。

  (4)描述式导语:这种导语的特点是:先对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或新闻事件本身的某个侧面进行必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引起听众兴趣,然后再揭示新闻事实。广播新闻的导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外,还有引语式,对比式等多种,这里就不列举了。

  第一,详细阐述导语中交待的新闻事实,使之具体化。即导语只概括最重要的事实———主体部分,进而详细地展开新闻事实。第二,报道主要的新闻事实。有些新闻为了吸引听众,运用描写式开头,一般不一定点出主要新闻事实,也不概括交代全篇的基本事实,只起了“引路”作用。把听众引入正题。其主要的新闻事实,须在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第三,对导语进行解释和说明。有些新闻,特别是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新闻,最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中交代,主体部分不再交代最新事实,只是交代有关背景材料,对导语进行解释、说明。那么如何写好新闻主体呢?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紧承导语,讲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而不能游离于导语之外。第二,选取典型的材料,说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新闻主体的选材是否典型,是否有分量,直接决定新闻导语中提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否能站住脚、能否服人。第三,材料安排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主体部分由于内容丰富,材料多,需要认真构思,精心安排。要认真消化材料,提炼观点,并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归纳、排队,再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联系或时间顺序,有观点、有材料、有条不紊地写来,不能东拉西扯,杂乱无章。第四,文字表述要简洁,力求言简意明,切忌啰嗦冗长。

  第一,交代新闻事件或新闻事物产生的原因;第二,说明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条件;第三,交代新闻事物或新闻事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第四,阐明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第五,向受众传播知识,增强报道的可听性。在写广播新闻时,交代好新闻背景并不容易,必须根据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具体地说,交代新闻背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抓住新闻中需要解释的关键问题交代背景材料,加深听众对新闻主旨的理解。第二,要抓住受众最感兴趣、最关切的问题交代背景材料,满足听众的新闻欲。第三,要抓住新闻中比较难懂的问题,交代背景材料,消除听众听广播中的“盲点”、疑点。第四,交代背景材料应灵活自如,言简意明。背景材料安排在新闻的什么位置,完全依据新闻内容的需要而定,不要有固定的模式。有人习惯地把背景材料放在导语之后交代,好像导语之后的一段文字是专门安放背景的,这显然不妥。实际上,背景材料还可放在导语中交代,也可穿插在主体部分交代,亦可放在结尾处交代。交代背景的文字要精练。要精选材料,用最能说明主题的材料充当背景材料,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也塞进背景材料中来。在表述上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选择素材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选材是要认真鉴别,选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臆想编造。二是思想性。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促进安定团结,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针对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材料,真正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四是战斗性。所选的材料,要能鲜明地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贬分明。五是实效性。不要“明日黄花”、“马后炮”,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党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实际工作进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会新闻、趣闻轶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报道外,对其他种类的新闻,也要努力挖掘,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盖房子要有一个成功的设计。文章的表达也要讲究一定合理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的组织构造,具体表现为叙述事实和安排情节的方式,是新闻内容赖以表达的手段。具体地说,新闻的结构,就是按新闻的内部联系,按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以主题为红线,把经过精选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材料,有计划、有条理、有层次地安排贯穿起来。新闻的开头、结尾、事件的展开,段落的划分,前后的呼应,左右的照顾,都属于结构的内容,它有一定规律可循。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是这样的顺序:一是导语;二是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说,写作的顺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铺直叙,而是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引出阐述,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总之,新闻结构的特点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写在新闻的前面,其他各个细节则按重要性顺序排下来: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新闻的开头,用简炼生动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称作“导语”。导语在一条新闻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响乐的前奏曲。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

  新闻导语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种新颖、灵活的形式:一是以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三是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四是用设问句自问自答作导语;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作导语;六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作导语;七是用群众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作导语;八是运用生动形象的群众口语或名言警句作导语:九是用历史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导语;十是以情景描摹作为导语。

  标题也叫题目,目者眼也,新闻标题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绍内容、评价事实。既是“眼睛”,就要富有神彩,充满勉力;如果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就像失神的眼睛,吸引不了人。所以,古人有“好题一半文”之说。意思是说,拟出了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文章写了一半。这也是极言标题的重要性。我们写新闻,尤其是编辑人员,必须十分讲究写好标题。实践证明,一个好标题,就是全文精华的点击和高度浓缩的显露,能增加新闻的力量,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看,甚至久久难以忘怀。新闻标题要注意概括性,以尽可能简炼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明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栏目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以最少的宇数表达其内容。这就是说,新闻标题必须简炼。然而,标题是否简炼,不能离开内容来评定。经过概括作出的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是它的标题给“点”出来的,是标题打出了该新闻的最佳品牌。

  在新闻中说明事物来龙去脉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背景是为了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说明事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等,或是对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释。它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它是新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对于任何一个事件、讲话、情况或数据,只有充分地交待来龙去脉,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不交待来龙去脉,这个事件的意义就不完整。

  新闻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关新闻事实本身的历史状况,以便读者用现在同过去相比较;二是与周围事物的对比;三是与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对比;四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五是不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还要从宏观范围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六是有关事物的专门知识,有关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看法以及各种学派、各种艺术流派和学术见解的介绍等;七是有关某人某事、某地的轶事、传闻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介绍;八是在人物介绍中交待有关身世、经历和在某—方面的成就等:九是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要简要说明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及其性能特点:十是必要时,在新闻中用了不为一般读者理解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用语,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写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质,又要使人们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新闻写作来看,数字具有简炼、准确、醒目、直观等特点,它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在加强经济报道的今天,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数字。“用数字语言说话”,可以通过反映事物的量,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说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新闻中运用数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所用数字要认真核对,看是否真实可靠,表达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运用数字要根据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规律,注意与事物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离开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数字来说明问题:五是报道各种数字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六是报道某方面的数字,应说明材料的来源和根据,以增加其可信度。公务员之家

  选择素材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选材是要认真鉴别,选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臆想编造。二是思想性。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促进安定团结,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针对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材料,真正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四是战斗性。所选的材料,要能鲜明地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贬分明。五是实效性。不要“明日黄花”、“马后炮”,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党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实际工作进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会新闻、趣闻轶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报道外,对其他种类的新闻,也要努力挖掘,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盖房子要有一个成功的设计。文章的表达也要讲究一定合理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的组织构造,具体表现为叙述事实和安排情节的方式,是新闻内容赖以表达的手段。具体地说,新闻的结构,就是按新闻的内部联系,按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以主题为红线,把经过精选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材料,有计划、有条理、有层次地安排贯穿起来。新闻的开头、结尾、事件的展开,段落的划分,前后的呼应,左右的照顾,都属于结构的内容,它有一定规律可循。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是这样的顺序:一是导语;二是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说,写作的顺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铺直叙,而是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引出阐述,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总之,新闻结构的特点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写在新闻的前面,其他各个细节则按重要性顺序排下来: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新闻的开头,用简炼生动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称作“导语”。导语在一条新闻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响乐的前奏曲。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新闻导语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种新颖、灵活的形式:一是以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三是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四是用设问句自问自答作导语;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作导语;六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作导语;七是用群众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作导语;八是运用生动形象的群众口语或名言警句作导语:九是用历史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导语;十是以情景描摹作为导语。

  标题也叫题目,目者眼也,新闻标题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绍内容、评价事实。既是“眼睛”,就要富有神彩,充满勉力;如果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就像失神的眼睛,吸引不了人。所以,古人有“好题一半文”之说。意思是说,拟出了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文章写了一半。这也是极言标题的重要性。我们写新闻,尤其是编辑人员,必须十分讲究写好标题。实践证明,一个好标题,就是全文精华的点击和高度浓缩的显露,能增加新闻的力量,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看,甚至久久难以忘怀。新闻标题要注意概括性,以尽可能简炼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明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栏目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以最少的宇数表达其内容。这就是说,新闻标题必须简炼。然而,标题是否简炼,不能离开内容来评定。经过概括作出的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是它的标题给“点”出来的,是标题打出了该新闻的最佳品牌。

  在新闻中说明事物来龙去脉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背景是为了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说明事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等,或是对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释。它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它是新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对于任何一个事件、讲话、情况或数据,只有充分地交待来龙去脉,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不交待来龙去脉,这个事件的意义就不完整。新闻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关新闻事实本身的历史状况,以便读者用现在同过去相比较;二是与周围事物的对比;三是与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对比;四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五是不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还要从宏观范围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六是有关事物的专门知识,有关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看法以及各种学派、各种艺术流派和学术见解的介绍等;七是有关某人某事、某地的轶事、传闻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介绍;八是在人物介绍中交待有关身世、经历和在某—方面的成就等:九是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要简要说明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及其性能特点:十是必要时,在新闻中用了不为一般读者理解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用语,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写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质,又要使人们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新闻写作来看,数字具有简炼、准确、醒目、直观等特点,它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在加强经济报道的今天,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数字。“用数字语言说话”,可以通过反映事物的量,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说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新闻中运用数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所用数字要认真核对,看是否真实可靠,表达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运用数字要根据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规律,注意与事物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离开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数字来说明问题:五是报道各种数字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六是报道某方面的数字,应说明材料的来源和根据,以增加其可信度。公务员之家:

  当下,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短视频、新闻APP等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促使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如何写出优秀的电视新闻,促使电视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电视新闻是以图像和声音为载体向观众传播信息。因此,电视新闻写作要遵循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才能让观众既听清楚又看明白。那么,电视新闻具有哪些传播特性呢?在实践中,电视新闻写作常常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呢?

  电视新闻以声音和图像为载体传播信息。这个特性要求电视新闻写作要“为看而写”,也就是说要为观众在看电视画面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画面而写作。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写作不能根据电视画面进行“看图说话”式的描写,造成声音与画面过多重复,同时也不能脱离电视画面造成“声画两张皮”的问题。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不同,报纸新闻的读者可以任意决定阅读顺序和阅读速度,而且可以反复阅读;而电视新闻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观众只能按照顺序接收,而且思考的时间较少。这一特性就要求电视新闻写作要行文顺畅、线索清晰,多采用时间顺序结构。

  电视新闻传播的地域广泛,且观众不受文化程度限制。另外,收看电视新闻的观众接收信息一般具有随意性,往往不是那么专注。所以,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写作要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化词语,让观众一听就明白。

  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标题写作是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一环。电视新闻标题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紧贴主题、准确概括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在日常写稿中,有的电视新闻记者写的标题与正文内容不符,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如一条新闻的标题是《XX省地铁列车本地化制造率明年达100%》,从标题上看,这条新闻主要是报道XX省地铁制造的情况,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XX省地铁制造情况来由点带面地介绍该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又如一条新闻的标题是《老年生活也有暖暖“夕阳红”》,这条新闻报道了X市在养老方面所做的各种工作,包括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等。这条新闻的标题非常笼统,并没有准确概括新闻的实质。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电视新闻的导语要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用以牵引全文、吸引观众。[1]电视新闻导语有很多类型,概述式导语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概述式导语写作要求记者提纲挈领、高度概括新闻内容的核心事实。但是在日常写稿中,有的记者写的概述式导语却很牵强,起不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更不能让观众领会报道的主要内容。如新闻《跨越千里的爱心帮扶》的导语说“这个六一,远在千里之外的和田县巴格其镇布砍拜村困难家庭儿童收到了来自水磨沟区葛家沟西社区捐赠的儿童节礼物。”这条导语让观众以为这篇新闻要介绍困难家庭儿童收到儿童节礼物后的情况,但新闻介绍的却是在捐赠活动现场,捐赠方捐赠了哪些物品,捐赠方将以快递方式把物品寄给困难家庭孩子,并将在转移就业等方面给予该村帮扶。这篇新闻的导语比较牵强,没有准确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又比如《社区精准服务到户到人到心》这篇新闻的导语说“XX社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防护工作,通过推行‘一分钟休息放松法’等方法,为居民疏解焦虑情绪,做细做实社区工作。”但是新闻正文却说的是“社区推出了‘一分钟休息放松法’,让社区干部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随时活动、放松身心,舒缓工作压力。”导语说为居民,而新闻正文说的是为社区干部,前后不一致,出现了张冠李戴的问题。

  电视新闻的素材选择非常重要,素材是否典型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如果一篇报道的主题好,但是选择的素材不典型,素材无法印证主题,无法为主题服务,那么报道的主题也就无法较好地表现出来。如新闻《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做好民生工作》的主题是“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备受关注,市民政局积极行动,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福利金、加大救助工作力度,多措并举做好民生工作。”但是报道选择的素材是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关注87岁老人张兆营的高龄补贴发放情况,这个素材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民政局“加大救助工作力度”。又如新闻《我市燃气部门正常营业保供应》的主题是“在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367个购气点全部正常营业,满足市民24小时购气需求。”但是选择的素材是一位一直用充值宝购气的居民,这个素材完全体现不出燃气部门正常营业保供应的作用,素材无法印证主题。

  “线性传播、稍纵即逝”是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这个特性要求电视新闻写作要线索清晰,多采用时间顺序结构。但在日常写作中,电视新闻记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如《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这篇报道,先说了早上8点30分,市中医医院核酸检测采集第一组开始做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然后又说到上午10点整,采集工作正式开始。然后,话锋一转,接着又说到早上7点30分,市友谊医院90名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采集工作的情况。这篇报道的时间线索不够清晰,让观众感觉混乱。

  声画并茂、视听兼备是电视新闻独具的传播特性。电视新闻写作要有画面感,保证声音和画面互相配合,共同呈现新闻信息。在电视新闻写作中,常见的“声音与画面不搭”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声音解说细节过多,与画面表达信息重复,影响观众收看,甚至引起观众反感。如新闻《民族团结一家亲——立井北社区举办联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开场画面展示的是社区群众跳舞的场面,解说词说“现场歌曲一杯美酒、舞蹈麦西来甫引得观众阵阵掌声”,这句解说词就显得多余,甚至会引起观众反感。“声音与画面不搭”问题的另一种情况是声音和画面完全脱节,出现“声画两张皮”的问题。[2]如声音在介绍某市的交通便利情况,而画面呈现的却是树木花草,就存在声画不符的问题。

  电视新闻因观众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和收看具有随意性,所以要求写作要通俗易懂,让观众一听就明白。但在电视新闻写作时,记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如《市植物园百种春花竞相绽放》这篇新闻中出现了乔灌木、地被花卉、宿根花卉等多个专业术语,观众收看效果较差。又如《电力公司老旧小区电力改造》这篇新闻中出现了低压出线、裸导线、供电半径、容变压器等多个专业术语,让观众感觉晦涩难懂。

  标题是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事实的凝练,具有直接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准确是电视新闻标题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记者在撰写标题时,要对新闻内容有准确把握、高度概括的能力,做到用词准确凝练。[3]如上文提到的“XX省地铁列车本地化制造率明年达100%”这条标题,只关注到了局部而没有顾及整体,如果用“从XX省地铁列车本地化看XX省制造业”作为标题,新闻主旨将更加鲜明。另外,上文提到的“老年生活也有暖暖‘夕阳红’”这条标题,非常笼统,凡是报道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新闻都可以用这条标题;如果用“X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凸显”作为标题,新闻主题将更明确。

  电视新闻记者在撰写概括式导语时,要切中新闻内容的核心,使导语起到统领全文、揭示核心内容的作用。如上文提到的《跨越千里的爱心帮扶》这篇新闻的主要人物是捐赠活动现场的捐赠方,而不是接受捐赠的困难家庭儿童,所以这篇新闻的导语如果说“这个六一,水磨沟区葛家沟西社区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和田县巴格其镇布砍拜村困难家庭儿童寄去了儿童节礼物”,这样,导语和正文就呼应了,也避免了“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另外,导语要准确概括,不能张冠李戴。如上文提到的《社区精准服务到户到人到心》这篇新闻,既然“一分钟休息放松法”不是为居民推行的,在导语里就不要提这一句了,在正文里也可以略去社区为社区干部推行“一分钟休息放松法”的相关内容。这样,既做到了一事一报,也让导语概括准确、切中核心,避免了张冠李戴的问题。

  典型的素材能让新闻主题更有说服力,典型的素材是新闻报道能否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上文提到的新闻《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做好民生工作》中,因为不管有没有疫情,民政局都要发放高龄补贴,所以关注87岁老人高龄补贴发放情况这个素材并不典型。如果要体现民政局加大救助力度,就应选择一个疫情期间因经济困难得到更多救助的居民,这样的素材才能更好体现新闻主题。又如新闻《我市燃气部门正常营业保供应》,为了体现“燃气部门正常营业保供应”这个主题,就应选择一位到购气点买天燃气的市民来采写,以为新闻主题服务。总之,电视新闻记者选择的素材一定要能印证主题。

  电视新闻是线性传播,观众按时间顺序收看,这一特性就要求电视新闻的时间线索要清晰。上文提到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这篇报道,如果先说早上7点30分发生的事情,然后再说早上8点30分和上午10点的事情,时间线索就更清晰,也更符合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性。如果不想调整事件的顺序,在两件事情之间加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上下文也能更好衔接。

  电视新闻通过画面和声音向观众传达信息,观众观看画面的同时,收听与画面相关的解释和说明。电视新闻“声画并茂”的传播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写作要“为看而写”。要做到“为看而写”,首先要做到少而精,不能有太多的解说,否则会干扰观众对画面的理解,甚至画蛇添足。如《民族团结一家亲——立井北社区举办联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这篇新闻的开场,完全可以略去“现场歌曲一杯美酒、舞蹈麦西来甫引得观众阵阵掌声”这一句解说,而用带有同期声的画面开场,带有现场声音的画面比解说更有感染力。其次要依据画面而写,要为观众更好理解画面而写,而不能脱离画面,使声音和画面各行其道。[4]这就要求记者写电视新闻时,要充分了解所拍摄画面的内容,注意文字与画面之间的配合关系。

推荐资讯